“那可真是谢谢市长的肯定了。”
“这是肖恩老先生的主意。”
“当初,意外的救下一对母女后,公园的名声,也就慢慢的流传了出去。”
“找到公园来治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刚开始,我图一个省事,也就让他们坐在草地上。我一个个的面诊过去。”
“有能针灸的,当场也就扎针了。”
“不能扎针的,我也就开好药方,让他们自己照方取药。”
“随着人越来越多,肖恩却是坚决反对我再继续这么做。”
“说什么,医生,就该有医生的样子。”
“看病,哪有病人们坐着,医生走动的道理。”
“于是,在他的坚持下,这才弄了个帐篷房。”
“说来也巧,这群个流浪汉,你问他们要钱,要食物,那都是一穷二白,绝对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你要是问他们要个帐篷。”
“那他们变着法都能给你弄来几顶不同颜色的帐篷。”
“那些付不起看病药费的病人。”
“肖恩就让他们用帐篷抵账。”
“一顶帐篷,算一个疗程。”
说道这里,朱老看了一眼肖恩,眼神里多少还充斥着些埋怨。
“为了搭建这个帐篷药房,那是没少折腾。”
“一度整得我书也看不了,病也看不了。”
“荒废了整整一个月。”
看着朱老的眼神,肖恩却是丝毫没有愧疚的情绪,或许是因为他想的很明白,听着朱老软软的指责,他丝毫没有想要惯着的意思,直接就顶了回去。
“朱赤天,你少给我得了便宜还卖乖哈。”
“要不是老子坚持搭这个帐篷,你能这么舒舒服服的看病?”
“光是医患关系就能头痛死你。”
肖恩怼得毫不客气,朱老也火气上了头。回怼道:
“怎么,你这前市长办公楼里坐久了是吧。”
“就这么怕深入基层,接触群众?”
“别整天被迫害妄想症上头了,我不是你们哥谭这群欺压老百姓的官老爷。”
“我就看个病,难不成,病人还能把我怎么样?”
一言不合,二人便开始争吵。看得出来,之前两人是没少为这个事情争辩。
坐在一边的周晨,劝这个也不是,劝那个也不是,只好苦笑着打着圆场。
“行了行了,您二位都这么大的人了。”
“还为这么点事情吵架,这要传出去,都让人笑话。”
“都是为了百姓做点事情,也是都好心。”
“只是方法和手段有些差异。”
“咱们,求同存异嘛。”
所谓老小老小,这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生起气来,气性和小孩子差不多。
看在周晨的面子上,朱老只是冷哼了一声,也就没再言语。
周晨看着肖恩,默默的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他的苦衷。肖老见状,也就没有再说啥,只是默默的掏出了身旁的茶叶,继续开始折腾起桌面的茶具。
平心而论,站在周晨的视角,他是认可肖恩老市长的做法的。
肖恩市长,看似是在用帐篷搭建一个临时的诊所,其实是在用一个临时的诊所构建一些基础的规则。
而规则,就是秩序的前生,也是繁荣的前提。
在有这些帐篷之前,病人,只是杂乱的瘫倒在草地上。
那么,从谁开始看病?
又为什么,要从这个人开始看病?
由于没有一个通用的规则,也并没有办法验证。
混乱,已经几乎是可以预想到的结果。
而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用百家布拼接起来的帐篷,却真就成为了规则的本身。
病人们会开始自觉的排队,自觉的等待上一位病人看完病,再跑进去问医生。
别小看,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
对于希望长期发展的华医群体而言,这就是从江湖郎中到杏林圣手的重要一个环节。
用眼神安慰了一位,周晨立马出声转移另一位的注意力。
“话说,朱老,您那本书完成得怎么样了?”
周晨问道。
问道正事,朱老立马认真了起来。思索了一下说道。
“已经差不多了。”
“我整理了这么多年遇到的各种病症,和对应的解决办法。”
“从头痛感冒,到胫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