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两千斤花生按市场价计算便是八百块钱,对普通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由于花生在国内的特殊性,这种作物管控相对严格。
叶明一次性能收购两千斤花生,其能量不容小觑。
然而,在他们的行业里,没人会深究货源,这是行规。
“程主任吞不下这么大的量?”
“吞得下,只是需要分批处理,毕竟花生比较特殊,而且现在已过了销售旺季。”
“没问题,我可以等待,那就麻烦程主任了,货物还在老地方,我家里还有点事,这就先告辞了。”叶明替他们结清茶钱后,便起身离开了茶楼。
“老刘,你从哪儿认识这么个奇人?”
只能说事出偶然,罢了,明日我定准时把货给您送过去,程主任,我这还有点事,就不陪您在这欣赏《龙凤呈祥》了。
刘大舅并未多言,即便是他,对叶明的了解也十分有限。
自茶楼步出。
叶明便跨上自行车径直奔赴北新桥废旧物资回收站。
“马姐。”
“哎呀,小叶和欣丫头都来了。”
他们之间也算是熟络之交了。
这半个多月来,叶明每日必至。
马姐亦未料到,这小子竟能打通门路,在废旧物资回收站里淘宝贝。
“今日生意如何?”
叶明递过去一把炒花生。
马姐笑容满面地接下。
回收站的工作人员对叶明的态度皆极友善。
除了言语亲和、无拘无束,他每天带来的那些平日难得一见的故事,也是赢得好感的重要因素。
“还是老样子,基本上都是些破布烂报,铜铁也没收到多少,东西都在后面堆着,你看看有没有什么中意的,看上了就跟我说一声。”
叶明翻找近半个小时,却未能找到具有历史韵味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