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这不是很正常吗?

这与刘大舅原先的想法不尽相同,四九城并非缺乏人才,而是缺少让人才得以孕育和发挥的土壤。

良驹常有,伯乐难觅。

“李老,您放心,只要您的秋鼎大厦设计方案惊艳夺目并中标,我们施工队必定全力以赴。

那些资料您不是已经过目了吗?若非如此,您怎会如今这般投入其中、干劲十足呢?”

“再者说,您得多有点远见卓识,现在不过是个三十二层、百余米高的大厦而已,未来住宅都可能达到这个高度!”

韩春明边说边用手势比划着,这些见解源自叶明。

“住宅也能建到一百多米?”

李老听到前半句,点头表示赞同,那些详尽的建筑资料确实让他相信叶明能在限定造价内完成他亲手设计的百米高楼。

然而在听完韩春明后面的说法后,他陷入了沉思。

“理论上可行,但百米住宅后期维护成本极高,更适合繁华都市,若是在一般城市建造,则显得过于繁复,而且物流配套必须跟得上,否则一旦发生战争或其他灾难,就很难有效控制人口疏散。”

李教授迅速对这一可能性进行了思考。

韩春明闻此言,脸上现出惊讶之色,这些话叶明也曾提及。

只是叶明认为,高层住宅最终将成为一门生意,即便在小县城也会涌现许多,届时考虑的不再是人们愿不愿意住,而是赚不赚钱的问题。

对此,韩春明有些不解。

“李老,您觉得如果小县城里全是百米高的住宅,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韩春明巧妙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小县城?高层住宅的存在是因为资源高度集中吸引人群聚集,可小县城为何需要集中资源呢?”

“一个国家就如同一个健全的人体,从五脏六腑至肌肤皆有层次,资源就像血液通过血管层层分布,若某处过度积聚血液,很可能意味着出现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