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30秒后,6000多枚超远程电磁脉冲炮和数以万束的激光武器击中了目标,可猛烈的火光过后,泰伯星人并没有看到无数个燃烧和爆裂的碎片,他们只看到了目标后方出现了三层相隔60公里、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两层发散着蓝色辉光的膜层。
这三层膜层分别由位于后方的三个星舰模块在相距300公里的距离上布设,它们实际上是三个护盾,阻挡了泰伯星人攻击火力的同时吸收了其动能,然后将其化解于无形。
护盾技术来源于对暗黑体文明星舰防护装置的逆向研发所取得的成功,也是栗剑锋所主导的“仰星计划”中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
虽然人类的护盾技术其性能尚不及暗黑体文明的30%,但对付泰伯星人已经足够。
此次攻击中,尽管泰伯星人所发射的6000多枚超远程电磁脉冲炮和数以万束的激光武器摧毁了前面的两道护盾,重创了第三道护盾,但并没有突破3道护盾的防御体系。
684个星舰模块和单元安然无恙。
在栗剑锋和卢智青的部署中,那684个星舰模块和单元看似羸弱,其实暗藏玄机,护盾就是其最大的防御手段。
在684个星舰模块和单元的方阵中,其前后左右4个方向均有16个星舰模块布设了护盾,每两个星舰模块为一组护盾,能为方阵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护盾机动、触发等一系列操作均由刘翰洋和周芸负责完成,两人所在的那艘控制飞船以及备用的武装护卫飞船均安装有护盾的操作平台。
诧异之下,泰伯星人并没有死心,很快,又一波攻击如约而至。
这次,泰伯星人放弃了远程攻击,出动了3000架空间飞行器和1500艘小型星际飞船,企图以灵活的机动性和蜂群战术将那684个星舰模块和单元彻底摧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纵然目标有非常牢固的护盾护体,但在机动性超强的、如同蜂群一般的数千架空间飞行器和小型星际飞船面前也会顾此失彼,终究会被逐一消灭。
50秒后,空间飞行器和小型星际飞船集群抵近了目标。
此刻,双方的距离仅有800公里,因为有护盾,敌方果断放弃了近程攻击,企图采用冲入方阵内部,然后各个击破的方式消灭目标。
就在敌方的攻击集群开始加速冲向方阵时,在距离方阵约300公里的后方星域突然出现了猛烈的爆炸。
爆炸区域十分宽广,基本上是一个长约50公里、宽约80公里、厚度超过100公里的巨大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也全部将敌方的攻击集群包裹在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