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玄门客栈之七星门(10)

至怪秘传 虚臻 2778 字 24天前

所落何物,尚且不明所以,但僧者皆以慈悲为怀,莫论何物,必不能任其自败。慧云禅师以金龙手之力阻之,然知单凭一掌,实不足以阻其下落。千钧一发,岂容多想,当下双掌齐出,陡见罡风四起,吹动僧袍兀自作响,而闻龙吟声不绝于耳,一龙又出。比之前者更为硕大,只见那龙于慧云掌上兀自盘旋,成一旋涡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时迟那时快,上下相接,好似二龙戏珠一般,托举那物,倒转乾坤,以力化力,此况怎生震撼。这般大力,荡得周遭草木皆断,而观慧云更显吃力,少时一口鲜血喷将出来。白曜天大呼:“师父!”却为之奈何。

上下相持,也就片刻光景,但于慧云禅师来说,却如隔千秋。几经周旋,二龙消失不见,方使那物安然下落。待一切妥当,师徒定睛观瞧,才知是人非物。

经此一番,慧云禅师显是筋疲力尽,而摇摇欲倒,幸得徒弟及时搀扶,这便坐地运气调元,索性无碍。慧云禅师单凭一己之力,向天接物,问世间能有几人。由此可见,禅师功力何等深厚。

慧云禅师调息过罢,始觉无碍,当下起身,便观所救何人。只见那人闭目躺地,已是昏厥,其貌清俊,年岁约莫二十出头。白曜天走近一探鼻息,回头忙道:“师父,此人气若游丝,还有一线生机。”慧云禅师步前望观切闻,脉象几何,却有生还可能。出家人慈悲为怀,焉能见死不救,方要施为,便见其右臂上有一处伤痕,掌入肩出,想已贯透,却未见有血流出,此为怪异。

禅师讶异曰:“怪哉!这伤口分明深达内里,却无一丝血迹,究竟是何所伤?”白曜天也觉怪异,而道:“伤口六寸,却无血迹,至伤者似剑非剑,可说闻所未闻,真是奇异。”

慧云禅师诵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莫论是何所伤,先将此人救转再议不迟。”说完,师徒通力救之。慧云先为他运气输元,以护心脉,而后将伤口作一简要包扎,又打囊中取出丹药喂服。几经施为,总算保全了性命。

慧云禅师饶显疲惫,道:“此丹药乃昔日衡山论剑时节,凌虚子所赠灵丹,其名‘紫雪还阳丹’,妙用无穷,只有两粒,取一粒救得此子,也算因缘际会,物尽其用。”

白曜天一手半扶那人,对师问曰:“师父,我看这厮一时三刻实难醒转,目下何如?”慧云诵佛曰:“想必近来幽梦,便同此子有关,今番也算了我心愿。他虽性命无碍,仍需好生照护,方可周全。彼时听闻那老丈言说附近有人家,不若寻处所在,将他安置便了。”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师徒正逢此想,却见适才那老丈去而复返。老汉见二人未走,显是一怔,可待看到地上躺有一人,却更为惊异,当下赴前,问曰:“二位,这是…?”师徒本有安置之想,还感不易于事,孰知老汉巧至,不由欢喜。慧云禅师便道其详。

老汉但听之下,憨然一笑,曰:“这有何难,我观此子伤势不轻,不若就到寒舍养伤便了。”师徒乐的这般,慧云便命徒儿背起那人,随老汉一道而往。

不消片刻,几人便至一竹舍前,周遭围有栅栏,其外杂草丛生,其内植有蔬果,可见老汉以农为生。当下推栅栏门步入,道了一声:“阿娥!”只听竹舍内芳音更妙:“哎,可是爹爹?”老汉答曰:“是了。”然道:“快将东屋收整一番,有客到。”

这时只听吱呀一声,竹屋之门,婉然而开。只见一女子步出,看去年方二八,凤目朱唇,温婉如玉,虽无十分容貌,却有动人颜色,美目盼兮,巧笑嫣然,一笑之下,满庭皆明,好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我见犹怜。

那女子青衣高髻,发上缠巾,虽无钗冠为饰,却尤为清淑,只此之美,怎是婉丽出尘。白曜天早已看痴,纵使慧云禅师也便不由多看了几眼,良晌,叹曰:“好个清丽女子。”遂道:“古语有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女倘遇如意郎君时,必是神仙眷侣。”

女儿家家本易羞涩,方一出门,见有生人来访,便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饶显羞羞切切。一闻此言,更是难当,朱颜之上,立时羞成了桃花儿。一双秀目亮若秋水,待顾盼少许,随即含羞而入,依了爹爹交代,便去收拾屋舍,以供客人下榻。

众人见状相视一笑了之,阿娥却待收拾停妥,便教入内,随后躲入闺房未出。慧云禅师让徒弟先将那人背入房中,知其无性命之忧,便同老汉说道:“还未请教施主名讳?”老汉一笑,便道:“哦,我老汉姓杜,名为有年,小女随姓于我,故名婉娥,内人因产小女而早亡,是故,只我父女二人相依为命。”慧云一听,即虔诚诵佛。

老汉亦半礼相还,而后言道:“我教小女代为照料此子便了,绝然无碍。二位想已劳顿,在此稍歇,容老汉准备斋饭,以供受用,这穷乡僻壤不比城内,尽是些粗茶淡饭,还望二位莫要见怪才好。”

慧云禅师双手合十,礼道:“施主哪里话,客随主便,我等本已叨扰,怎敢奢求其他;再者,出家人不食五辛,粗茶淡饭再好不过,有劳。”

不多时,菜已备齐,虽算不得佳肴,却也丰盛,菜虽颇丰,只无美酒,于白曜天而言此是美中不足。他在白马门光景乃是酒肉不分家,每日皆如此,自打决意皈依佛门,只是从师食素,慢说吃肉,更是滴酒未沾。忽然一改往日习气,未免不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下便道:“常言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虽无甚佳肴,倘若有美酒相伴,却可快意一番。”说完一叹。方要动筷夹菜,忽感言语有失,不觉望与师父。后者先是哼了一声,但听怒曰:“这业障,依旧劣性难除,不若还回你的白马门,做你的门主便了。”说罢,一甩僧袍,怒意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