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实验对象

题安问:“钟德一,还没有想清楚吗?

你的犯罪过程已经被我们记录下来了。”

钟德一不做声。

题安说:“吕艳红,米娜,李莉,三个人认识吗?”

钟德一静静地看着题安,面不改色,“这个问题问过了,不认识。”

题安说:“她们都是你门诊的病人。”

钟德一不为所动:“我的病人很多,我不可能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

题安说:“在你手机通讯录里,我们找到了这三个人的手机号码。你们私下是有联系的。”

钟德一笑笑,“我给很多人都留下过电话,方便他们在困惑迷茫的时候找到我。

怎么?我作为一个医生,这样做错了吗?”

题安说:“三个受害人出事前,都给你打过电话,我们已经恢复了你手机的通话记录。”

钟德一说:“那又能说明什么呢?

你的意思是,只要有人死,他生前联系过的人,就通通有了嫌疑吗?”

题安拿出了购物记录复印件,“你为三个受害人买了一模一样的衣服和鞋子,这怎么解释?”

钟德一的脸抽搐了一下,他没说话。

题安说:“请你解释一下。”

钟德一说:“那只能证明我买了衣服,不能证明我杀了她们。”

钟德一随后露出了从容地笑容,他显然经过法律人士的指导,他说:“如果你们有直接证据,就不会在这儿一而再地磨我的口供了。

我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杀人。

如果有确凿证据,你们直接去起诉就行,没有证据就放了我。”

题安追问:“那叶行之怎么解释呢?

你企图杀害叶行之,就像杀掉她们一样。”

钟德一笑着反问题安,“叶行之不是没死吗?

没死你们怎么能以故意杀人起诉我呢?对吧?

如果我说这是我独特的治疗方式呢?

如果你们非要认定我对叶行之的所做所为违法了。

那么我会向检察院反映,叶行之是你们的诱饵。

你们给我挖的执法陷阱是不合法的。

钓鱼执法指当事人没有违法意图,执法人员故意设置诱饵,从而诱发当事人实施犯罪行为。

当事人指我。

执法人员指你们。

钓鱼执法就是在引诱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