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和同是资深心理师的陈年聊一聊,他需要在聊天的过程中,找到问题出在了哪儿?
赵耀将吴小南的资料给陈年看。
赵耀说:“我让吴小南做了大脑的影像检查,她的大脑伏隔核的奖赏区域过度激活。
这样我才下了诊断,确定了我的判断。
吴小南的孩子死亡,长期的自责和悲伤,在她的脑中挥之不去,使她的情绪和行为偏离正常轨道,最终形成了PGD。
病理性哀伤PGD导致了抑郁,抑郁发展成双相,双相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精神病症状。
目前对于PGD的治疗,药物并不理想,心理治疗是首要方法。
于是我刚开始的顺序是基于PGD做的治疗。
按治疗效果来看,是正确的。
如果顺序变成了精神病症状在第一位,那么精神分裂将会成为诊断结果。
治疗方法完全是南辕北辙。”
陈年也很疑惑,“对啊,如果时间顺序掉个个儿,按照她的症状,会被确诊为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药物是主导,心理治疗是辅助。
你的治疗应该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陈年说:“会不会吴小南有什么动机?
毕竟咱们心理师就是要在一堆假亦真时真亦假,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精准找到真相,还有真相背后的动机。
动机往往比真相更重要。”
赵耀说:“可是她图什么呀?
吴小南的收入不好,能看得出来她的治疗欲望强烈,她没有必要花钱耗时说谎。
至少从这一段治疗时间来看是这样的。”
陈年问:“在你的认知中,来访者会说谎吗?”
赵耀说:“当然会。
但有时候人们并不会故意说谎。
往往人们的话一出口,已经带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这些主观色彩能将一件事的真实面目掩盖。”
陈年说:“你的倾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