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伊斯坎德的现身说法,就连出身沙漠的塞塔蕾都觉得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自己的村庄阿如村之所以能够成为沙漠地区中最大的聚集地,就是因为处在沙漠与雨林的边缘附近,水资源相对丰富一些,更重要的是附件还有个喀万驿能够补充物资。
可更深入沙漠的聚集地呢?他们没有任何依靠,只能靠聚集地之中的水资源来严格限制人口,如果水资源只够一百人喝的,那第一百零一人就得离开部落,而这第一百零一人,要么是部落里的青壮,要么就是老人。
前者至少还能前往其他部落,或者雨林地区另谋生路,再不济可以加入沙漠中的镀金旅团,成为刀尖上舔血的佣兵,这也是沙漠地区镀金旅团数量庞大的根本原因,至于后者,那么结局就比较悲惨了。
塞塔蕾仔细思索了一下须弥城现有的经济结构,到底有什么产业能复制到沙漠地区的。
农业?不太行!土壤太贫瘠了,在沙漠里发展农业属于事倍功半的事情。
工业?更不行!其他倒还好说,要是发展的工业污染了珍贵的水资源,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举动。
服务业?沙漠里的居民大多都是苦哈哈,服务谁呢?有钱的反倒是那些镀金旅团的佣兵,他们已经习惯做完一票之后,就跑到喀万驿,奥摩斯港或者须弥城享受一番,根本不会将手中的摩拉用在沙漠地区。
旅游业?开发沙漠的赤王陵,圣显厅等景点,这倒是个好办法,但沙漠之中穷凶极恶的镀金旅团们会不会对游客产生威胁,沙漠那恶劣的复杂环境要是造成了游客伤亡该怎么办,日益增长的游客会不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危害,这些都不好说。
这样一思考,倒觉得伊斯坎德先前所说不无道理。
在场的众人也很快想通了这一点,立刻赞成伊斯坎德的观点,与其在沙漠地区投入大量物资却不知怎么发展,还不如在沙漠地区的各个聚集地建造图书室或者教室,效果最为明显了,还不用花几个钱,至于人和教材,由各大学院提供就行。
塞塔蕾见状也是感到有些沮丧,她也不得不承认,沙漠那恶劣的环境,确实极大限制了当地的发展,即便投入了大量资源,也许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