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教室里陆陆续续地进来了一些考生,到八点五十五的时候,一个能坐60个学生的教室,也就进来了20个人,不过军校要求单人单座,也就是说每个教室只安排30个人而已,那些迟到没能及时赶到的考生,则直接被拒之门外了,毕竟军校招收的是将来的军官,要是连最基本的时间观念都没有的话,那根本就不配做个军人。
快到到考试时间后,考官便来到中间的讲台道:“各位考生,欢迎报考中央军校,今天早上是笔试环节,时间一共是三个小时,期间不得喝水、不得上厕所、不得说话、不得睡觉,一经发现取消考试资格。笔由我们提供,如果笔没墨了可以举手示意,我们会给你们上墨水,如果发现谁带笔出了去,也会取消考试资格。最后一点,午饭在食堂就餐,就餐好了之后请回到本教室等候,下午是体能测试,都清楚了吗?”
“清楚了!”
接下来,其中一个考官便从讲桌下面拿出了一叠试卷,开始分发给来考试的二十几个考生,而另一个考官则一一给考生们分发钢笔。
都拿到试卷后,考官道:“各位考生请注意,我只提醒一次,在第一页的横线处写上你们的座位号和名字后,请你们认真读试卷第一页的考试须知,好了,考试可以开始了。”
霍御风拿到了试卷,发现试卷一共就五个题,每个题20分,于是便一一看着这五个题的内容。
第一个题是算数题,全部都是阿拉伯数字,霍御风压根就没学过,一脸懵逼的状态。
第二个题是军事地图题,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测算两地的距离,另一个是根据图纸上敌人的态势进行布防,并阐述理由。这个题霍御风倒是挺擅长的,毕竟他可是带过兵打过好多次仗的将军了。
第三个题是英文、德文翻译题,霍御风对此就是一窍不通了,当时由于民国政府与德国和美国关系较为密切,经常派军校生去留学,考英文和德文,自然就带有一定目的性的。
第四题是一道机械实操题,需要把实操的步骤写成文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五题则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第一小题是论述中国贫弱的原因和挽救之良策,第二小题是请选择你所熟悉的一次战役,并分析敌我输赢的原因。
霍御风看完这五道题,脑袋都麻了,第一题、第三题和第四题他会都不会,就这样六十分都给干没了,剩下那四十分,都不知道写完了之后考官会给他多少分,最后他想了想,既然都报考了,就尽力而为,既然那六十分一分都要不到,那就只有争取把那四十分,能拿一点是一点了。
于是霍御风便提笔开始答第二题了,第二题的第一个小问题是测算距离,图上只用阿拉伯数字标了比例尺,可是霍御风却看不懂阿拉伯数字,也看不懂比例尺,于是只能瞎估算一通后便用中文把他估算的答案写了上去,可霍御风不知道的是,得通过比例尺来计算,那个答案才会是正确的。
而第二小问对霍御风来说则很简单了,他从图上敌人的态势很快就对己方的兵力进行了部署,并且还做出了分兵阻击,主力绕后的战术进行战斗部署,这也是他一贯的作战风格。
第五题霍御风则选取了自己的河西之战,标题便取名为“论霍去病之河西之战”,霍御风从国力的对比,军队的培养训练,战略战术的运用,将领的胆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把霍去病如何摧枯拉朽地击败河西走廊浑邪王、修屠王等匈奴大大小小十几个部落给详细地写了出来。
霍御风把题都写完了之后一看手表,还差二十分钟,于是没事的他就只有坐着等待考试结束了。写完的霍御风环顾着其他考生,发现他们好多个都在奋笔疾书着,当然也有一些学渣们在那里冥思苦想,半天也写不了一个字。
中央军校之所以搞入学考试,就是为了淘汰那些投机分子,想通过军校实现升官发财的那些文盲,当然了,通过考试,可以发现更多有思想、有艺术、有胆识的年轻人进入军队,充实军队的基层指挥官,只有基层指挥官素质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才能大大地得到提升。
考试结束后,考官立刻让所有考生起立,然后两个考官一个收试卷,一个收发放给他们的钢笔,直到全部收完,门口才走进来两个士兵,考官便让他们跟着这两个士兵前去食堂吃饭。
在食堂吃饭也是有士兵维护着秩序,而且每个考场都会在那两个带队的士兵领着去固定的地方吃饭,所以霍御风压根就看不到刁玉明在哪里。
而食堂所吃的食物,比起霍御风吃过的,就差得太多太多了,霍御风看着就没什么胃口,随便吃了几口后,就不吃了,他感觉,吃这个饭就像是在喂猪一样,只有猪才配吃这么难吃的东西。
然而,士兵就给他们十分钟的吃饭时间,时间一到,就命令所有人起立,然后往教室而去。等大伙到了教室后,才有几个人姗姗来迟。
那两个士兵问道:“对不起,三位考生,你们迟到了,不能再进去教室了,你们可以回去了。”
其中一个考生道:“我们就是吃了饭之后憋不住了上了一下厕所。”
士兵道:“不好意思,命令就是命令,要是你们再不走,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那三个考生一看这两个士兵把枪从胳膊上下下来,举着枪对准他们的时候,吓得他们跑都跑不快,赶紧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