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迪勉强挤出笑容,“我们来这里找您主要是请你们帮我们看一件东西。”于教授听完这话,先是看一眼希迪,然后眼睛望着李顾他们,片刻钟后,说道:“你的东西呢?”
希迪立即示意李顾把那件古玉拿出来,递给于教授。他拿到手上后,戴上眼镜,先是观察古玉的外在特征,然后用手轻轻的抚摸。
于教授反复查看这件古玉,说道:“这件东西你给老张看过吗?”希迪回答道:“没有。”于教授听完沉默一阵,然后继续说道:“以老张的为人,他不轻易帮助人,何况还在他没看过东西的情况下,就更难了。”
“我前些日子给他帮过一个大忙。”希迪说道。于教授再次瞄向希迪,说道:“原来如此。”
于教授道:“我大致看了一遍,我虽然主研的方向是古代文字,但是有些文字往往刻在金铜玉器上,所以对这些器具也有点研究。这块玉从规制上看,叫做玉璋。古代是主要用来祭祀的。”
“这块玉璋,从用料和制作工艺,以及它的沁色和透光性来看,结合图案和文字.....”
“这是汉代南越国的图腾和文字,我说得对不对?”小胡抢话道。这时李顾瞪了他一眼,骂道:“没礼貌,于教授还没说完话呢。”
于教授微微一笑,“没事的,这位小友说得对,这块玉璋的确属于南越国的。文字为古越文,图案是南越国王室的专属族徽。”
小胡说道:“原来是族徽,我就说者图案的青鸟这么奇怪,原来如此。”说完拿起玉璋上下打量一番。
片刻钟后,李顾说道:“于教授,我们来到您这里,主要是向您请教这上面的文字是什么?”
于教授答道:“我当然知道。”然后他对小胡说道:“方便的话,把玉璋交与老夫,我研究一下。”
于教授把玉璋拿到隔壁的书房,并让他们在此等候。
“你说他会不会让我们等到天亮吧。”小胡说道。李顾眼睛望着书房,只见书房亮起灯光,说道:“他已经在书房里研究玉璋。再者,他没叫我们明天再来,而是叫我在这里等候,就表示他有信心能在今晚完成对文字的研究。”
小胡道:“我上次和你说,这块玉可能属于南越国王室。那时候只是猜测,按照于教授的说法已经证实。那上面的那个‘赵'字。”
李顾打断他的话:“那就看于教授怎么说了。”小胡听完欲言又止。
此时希迪和复都姆闭上眼睛,稍微休息一下。李顾他们两人则聊起家常。
于教授来到书房,坐于书桌前。他打开台灯,将玉璋摆在桌面上,并用放大镜逐字查看。
他不时用竹签细细勾画里面的文字,看到不解处便翻看相关书籍及其笔记。待到他最终破译出玉璋上的文字时,时间已经过去将近两个小时。
于教授从书房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他坐上沙发,并喝了一口水,再看一眼纸上的文字。确认无误后,他把纸条交到希迪手上。
希迪拿到纸张,并未阅览,而是递给李顾。后者接过纸条,只见于教授在上面写了几行字。
“上诏赵治于殿,章奉曰:治蔽上祸下,私戈纵乱,逐北流之,世守羊壁,乞戾伏首。家扈,没身甚刑,坐法诛,罪收三族。”
小胡上前瞄一眼纸条,刚想说话,被李顾制止。随后他将纸条折好放进口袋。
于教授知道李顾的用意,知道他不想透露纸条上的内容,怕隔墙有耳。随后说道:“这纸条上的内容就是我从玉璋上翻译现代文字的,可能存在个别错误,但大体意思应该就是这样。”
李顾点点头,正想拜辞。于教授拦住他,说道:“除了图案和文字,这块玉还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李顾听到这话,连忙问道:“是什么?”
于教授答道:“自从战国以后,无论是皇室宫廷,还是王公贵胄,都没有再用来玉璋进行祭祀。”
李顾说道:“您的意思是?”于教授答道:“这块玉璋是特制的,但具体是做什么用的就不清楚了。”
就在此时,李顾瞄一眼希迪,后者立刻领会其意图,他站立来对于教授说道:“谢谢您了,于教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教授摆摆手:“别感谢我,我只是还老张的人情。还有,如果我想到别的或者有什么其它发现我会通知你的。”
希迪勉强挤出笑容说道:“好的,不过还是谢谢您的帮忙。”于教授并未理他,而是推托说有别的事情要做,意思是要送客。
李顾几个人也很识趣,很快便向他辞别。
十几分钟后,在休旅车上。
李顾说道:“我刚才在车上想了一下,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玉璋的内容好像缺失了一部分,没头没尾的。”
希迪抢话道:“没有啊,我见那个图案的鸟有头有尾的啊。”李顾听完极其无语:“我说的是文字。”
希迪略显尴尬:“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又没看到文字。再说了就算看到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小胡则多李顾说道:“很简单,一共有三块玉璋,其余两块上分别记载前后内容。”这时小胡突然停住说话,他沉思片刻,随后喃喃自语道:“三块玉?”
李顾听不清小胡在说什么,问道:“你在说什么?”小胡没有应答,而是静静的呆在那里。突然间他好像想到什么。
“李大腿,想不想听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小胡说道。“这和玉璋有关系吗?”李顾问道。“当然有了。”小胡答道。
随后小胡讲述道:“我小时候被父母寄养在乡下的亲戚家里。在我大概八岁的时候,有一天,他们来到乡下来探望我。当天晚上就住在那里。”
“平时我都是九点钟左右睡觉,可那天晚上偏偏闹肚子,可能是我父母带来的东西给吃坏了。差不多十一点钟,我最后一次上完茅房回屋时。”
“我发现我父母那屋的灯亮了,我很好奇,就走到他们房屋的窗户旁。他们在屋内谈话,其中我听到‘羊壁'这个词。”
李顾打断他的话语:“你确定是‘羊壁'吗?”小胡答道:“我很确定是那个发音,因为这个词语很特别。”
“还有,我之所以能想起来,是因为我刚才所说的‘三块玉',我父母亲那天晚上也谈到了。另外还有‘伏首'这个词”
“记忆这个东西,一旦有了关联,就能把其它东西想起来,联结成完整的记忆。”
李顾问道:“你真的确定你父母谈到那三个词吗?”小胡答道:“能确定‘三块玉',这个词比较好记。而其它两个词只能确定发音。”
李顾继续问道:“那你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小胡答道:“老实说吧,我也不知道,他们没有告诉我。我也问过收养我的亲戚,他们也不知道。而且在我十岁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原来如此。”李顾说道:“那两个词结合上下文来看,可能是个地方名称。”小胡听完点点头。
此时休旅车途经海边,小胡听到海浪声,循声望去,却看到漆黑一片,心里莫名的有点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