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闲闲打开这盒子,里面果然躺着一串刚好和她手腕一样粗细的手链,手链中间挂着一枚小巧的u盘。
她将手链搭在自己手腕上试了试,很合适。手链冰冰凉凉的,也让她的心有了些许宁静。
他会不会在u盘里给自己留了什么东西呢?张闲闲突发奇想,很快她就愣住了。她连忙找到电脑,将小u盘插进电脑里,快速拨动鼠标滑到E盘上,轻点两下。
在看到里面那被命名为“资料”的文件夹时,她屏住呼吸,生怕自己错过什么东西。手链U盘里真的存储了一些东西,粗看上去是谢秋之前做研究的课题申报材料和项目经费报销相关凭证。
起初张闲闲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将这些拍下来存在U盘里,若需要查看它们,完全可以跟学校财务室申请,档案室就可以复印,何必多此一举?
看着电脑里的凭证复印件们,她忽然想起谢秋出事前曾在家里念叨过,学校有老师为糊弄审计,用一些新的符合规定的票据合同偷换了以前的报销凭证,难道谢秋U盘里存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材料?
她点开申报书,仔细在U盘查找一番,还真找到另外一份,谢秋果然存了前后两份材料。
一份是旧的原始单据,一份是新的修改后材料,也就是说它们的内容肯定存在不同。张闲闲仔细对比二者后,却只发现除了参与项目的人员姓名有了一些变化外,其他内容连标点都完全一样,实在看不出新材料的意义何在。
人员变化很好理解,谢秋出事后,凭助手王力的天资和能力无法担当项目总负责的重任,于是学校派别人接手。但这个新人名单也耐人寻味,新课题组负责人是一个叫沙建瑞的人,这人的职务是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技术骨干里增加了专业并不是很对口的蔡磊,他所学专业还不是环境类的。
更奇怪的是,对比下来,张闲闲发现旧的项目研究骨干竟然全被换掉了。
搞一项研究最怕中途换人浪费时间,若被别的国家别的课题组抢了先机,一切都会很被动,尤其是备受关注的重大课题。光是组员之间交接熟悉现有资料都需要很多时间,更别说从头开始继续研究,这简直是科研界闻所未闻的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