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叔家在豪庭书苑,位于市郊的别墅区。我们吃过早饭,赶在早高峰前驶出市区,不到九点就到了齐叔家门口,赶到时,齐叔正在院子里修剪花圃。
“老李小哥俩,来得挺早啊,吃过早饭了吗?”齐叔放下手里的剪刀,笑着和我们打招呼。
“早饭吃过了,早茶还没喝,把你那明前龙井赶紧泡一壶。”师傅笑着走进院子,接过齐叔手里的剪花刀。
“就你嘴刁,给你留着呢,进屋,沏茶。”齐叔边摘围裙,边带领我们朝客厅走去。
齐叔家很气派,三层联排别墅,楼下近百平米的院子,一条两人宽的鹅卵石路从院门口直通客厅门口,路两旁略窄的鹅卵石小径向外延伸着,把院子分成若干个小地块,每块地上种着不同的花草和矮树。客厅门旁的屋檐下,一座假山水系,里面几条锦鲤畅快得游来游去,另一旁挂着一个鹦鹉架,一只一尺多长,色彩斑斓的金刚鹦鹉朝我们叫着“你好,你好。”整个院落扫的干干净净,再配上鸟语花香,看得出,齐叔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进了屋,客厅很大,足有七八十平米,客厅正中摆放一套偌大的红木沙发,正对电视,沙发后面四面屏风,分别绘梅、兰、竹、菊,我知道,沙发一定要背后有靠,在风水上是“靠山”的意思,而且看得出,沙发和屏风都是有年头的东西。屏风后是一间书房,里面两面书柜、一张小床、一套写字桌椅,墙上一幅“心如止水”格外显眼,落款儿是沧海名家国瑞先生。电视柜后是餐厅、厨房和洗手间。
整个别墅一楼装修简洁,除了家用电器和厨房、卫生间用具外,其余没有一件物件儿不是上了年岁的。
齐叔沏好茶,我们随师傅在沙发入座。齐叔用茶夹将一个个青瓷小盏分别递到我们跟前,茶碗未近,已闻到一股淡淡的炒茶香气,沁人心脾。
师傅用手指轻轻捏起青瓷盏,“汝窑的,嗯,又不像。”
“哈哈,瞒不过你这火眼金睛,说说,不是汝窑,是什么?”齐叔神秘得眨眨眼凑过来,看来要考校师傅一番,我们也竖起耳朵,等着听师傅往下分析。
师傅笑笑,把青瓷盏对着光亮反复看了看,又放在手里摩了几下,“嗯,从开片纹路走向上看,像是JDZ的工,从纹路深浅、釉色上看,清代雍乾两朝仿的。老伙计,对么?”说完,师傅抬眼看着齐叔,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
“服了,服了,这方面你是权威,一点不差。”齐叔鼓下掌,笑着赞许道,“这是去年在拍卖会上拿到的一组小玩意儿,看着喜欢,就买下来了,不过,老李,你怎么看出它们不是汝窑的呢?”
“老齐,”师傅放下茶盏,看看齐叔,又看看我和老鹏,接着说道,“咱们现在说的汝窑,通常指北宋汝窑,其开片分两种,一种是烧制过程中人为开片,一种是使用过程中,由于茶汤滋润而形成的自然开片,但无论哪种开片,随着岁月沉淀,开片纹路颜色会越来越深,纹路也愈加细密,最终都会形成如蝉翼般的细纹。你看这几个小盏,纹路尚粗,还没有那么密,颜色也浅,显然到不了宋朝,再从做工和釉色上看,应是清朝雍乾时期仿作,而且这也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
师傅说完,又端起茶盏盘摩几下,将杯中香茗放在鼻前嗅着,“嗯,是今年的明前茶,你老哥有口福啊。”
“走的时候给你带二两吧,这是儿子上个月去杭州出差,特地带回来的。”齐叔说道,不过紧接着又补充一句,“可别嫌二两少,我这也只有一斤呢。”
“越老越抠门!”师傅笑骂一句,小口品着香茗。
我也学着师傅的样子把茶盏凑近鼻子闻闻,的确是香,比以前喝的那些茶都要香,而且还是那种淡淡的香,让人回味无穷,却感觉不到它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