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年龄太小、看不出好坏的九皇子和十皇子,其他皇子各有支持者,只是人数不同。
百官吵来吵去,朝堂上最热闹的时候跟菜市场有的一拼,吵得景熙帝都不想上朝了。
但立太子确实是个大问题,景熙帝也在犹豫立哪个儿子为太子。
也就是在这时候,前几年草草结案,只处置了几个官员的科举舞弊案被爆出来另有隐情。
景熙帝被百官吵得头疼,派出锦衣卫和皇家暗卫共同彻查此案。
一番深入调查后,景熙帝震惊地发现此案是一桩埋藏近十年之久的大案,参与者众多,所以才能将科举舞弊隐瞒得密不透风。
近十年里科举场里无数人名不副实,能考中全因顶替了别人的名次。
科举考试中头几名的试卷会在考试结束后公众,这样的名次无法被顶替,其余名次全可以凭势力、金钱拿到。
从县试到会试,顶替名次的事情皆有发生,唯有殿试那些人不敢胡来。
景熙帝震怒,下令彻查,所有参与此案的官员皆重罚。
在这桩案子中,牵连其中官最大的官员无疑是兼任吏部尚书的尹太傅。
有证据指明,此范围甚广的科举舞弊案是尹太傅带头犯下的,事情搬到朝堂上尹太傅怒目瞪圆,坚决不承认做过这种事,全是别人诬陷。
尹太傅说他自身才华横溢,桃李满天下,根本没必要科举舞弊,和他不对头的人巴不得他再也站不起来,管他真相如何只要按死人就行。
尹太傅自然不认,和那人激战数百回合,嗓子都喊哑了。
确有证据存在,就连一贯信任尹太傅的景熙帝也不得不信他的爱卿辜负了他的信任。
在景熙帝要下令处置尹太傅时,尹太傅的桃李满天下不是说说的,就算有人怕事恨不得躲得远远的,朝堂上也有不少人发声为他求情。
尹太傅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累累罪行洗不掉了,人瞬间老了十岁,拿出祖传免死金牌以保家族传承。
而景熙帝想到尹太傅过去的劳心劳力,也心软了。
最后判决尹氏满门流放西北,三代不得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