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很简单,傅光乐被贬后才不过一年,这武状元就被东西两派给挤兑到边疆去了!
虽说给了他个骁骑参领的名头,可就大卫当时那军队实力,跟让人到前线送死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他会被挤兑?
害,还不是因为他老爹年初时突发恶疾,不得不辞去兵部尚书一职,这没人保他了,可不就被挤兑走了嘛。
是,按理说,这老爹生病,儿子不该外派,可你也不看看,这东西两派的老东西是讲理讲情的人么?永嘉帝都被逼成什么样了?就那种情况,他能保证大卫江山不易主就算有本事了!
再就是,张起灵他老爹为何突发恶疾,野史上那也是猜测颇多,有说下毒的、有说溺水的、有说受伤的,总之这事儿肯定没那么简单就对了!
现在人一提到张起灵,都是战神、威风凛凛云云,唉,却不见他一生之苦哟!
永嘉十二年,亲兄弟似的人走了,自己却远在边疆无法送葬、收尸;
永嘉十三年,老爹病情垂危,永嘉帝倾整个太医院之力也只争取了半月时间,屡次令他回京,却屡次受阻,张起灵权衡再三,最终也只是上书婉拒了皇帝的好意——
“今外寇侵扰,边疆告急,臣不忍使边民复受烽烟之苦,恳请陛下恩准。并祈陛下代臣告父,儿不孝,殁后必亲向父前请罪。”;
永嘉十四年,大旱,国库严重亏空,张起灵被迫带兵掘墓以充军饷。次日朝廷震动,趁机弹劾上书,奏折像雪花一样送进紫微殿。永嘉帝联合东派向西派发难,张起灵因此逃过一劫。
永嘉十六年,时任京兆尹的林致之半夜入京与帝密谈,遇刺,护驾身亡,皇帝震怒。此次密谈,东西两派罪证已经收集完全。张起灵在边关经营多年,永嘉帝也因此彻底握稳兵权。
次日早朝,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杵;
永嘉十七年冬,边疆大雪纷飞。趁大卫国库空虚、朝廷人才凋零、军队号令无力,外敌大举来犯。
张起灵临危受命,传诏的同时永嘉帝立刻修书一封,表明与大卫共存亡,让张起灵全权指挥、放开手脚打仗。
张起灵回信:
“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前,应是——”
“兵卒陷沙场,将帅镇远疆。”
永嘉十八年末,镇国大将军马革裹尸;
永嘉十九年春,大卫胜。
——————
①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在这里是为了引下一句——正人间、天上愁浓。
预防针:
友伴、君臣、家国之情。
背景架空,勿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