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一触即溃的伪满军(下)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同意冀东根据地的请求,立即向热河全省进发;热河以山地居多,正是建立山区根据地的好地方。”

“嗯,可以趁着伪满军和伪蒙军溃逃之际,冒充伪满军和伪蒙军骗开各县城门,趁乱多夺取一些物资。”

“别忘了把鬼子搞的‘人圈’和‘集团部落’给打破,把百姓都放出来。”

“正所谓‘敌退我追’,此刻正是鬼子围攻雾灵山根据地包围圈被击破的关口,鬼子后援没赶来前,正是我军扩大战果的最佳时期,让冀东放胆扩张根据地,一定要抓住这个好时机好好扩大根据地,将根据地滚动式扩张,快速扩充我军势力。”

这也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发展的经验,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都是靠这种打法将原有根据地扩大了一倍以上;说白了,就是仗着红军胜利后,不管机动力还是恢复力都远超国军,于是就能打一个时间差,在国军恢复战力或重新站稳脚跟前,先把各种边边角角都占了再说。

这个经验对于此时的抗倭战争也是适用的。

就算鬼子控制的一些中心城市拿不下,咱先把农村和小城镇,甚至是小城市拿下来不行么?

反正鬼子兵力不足。

就算加上伪满军和伪蒙军,兵力依旧是不足的。

更别说这次可是把伪满军给歼灭和击溃不少,这些伪军要完成收拢和重整战力也同样需要时间,这个空档期内对冀东根据地而言同样也是机会。

虽说中心城市更容易筹措粮饷和武器弹药,不过本钱少的红军以及现在的八路军,完全可以靠着自己更胜一筹的组织能力将边边角角的人力和物资以更高效率集中起来,从而用更高的人力物力财力击垮占据中心城市的敌人。

如果说出身于陕北地区的包深对这一手还不算特别熟悉,那么不是有更熟悉的人在么?

郭司令可是黄埔六期,在广州起义失败后,第二批上井冈山的黄埔生(第一批是跟红军之父他们上山的),更是在担任红军独立第6师和独立第4师师长、红21军第62师师长、江西军区参谋长等职的位置上,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

对于反围剿和反围剿胜利后的追击作战,那可是全程亲身参与过的。

红军的高级军事会议更是不知参加过多少,不要太门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