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完结总结

纠结于这样的情节塑造,其实就是我无法改掉个人下意识的偏好思维,就像读者和作者还是很有差别的,作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写更精彩,读者只需要挑着自己喜欢的看就行。

我的文笔和表达能力本身就不太好,再加上难以扭转的思维,会把内容拖得更糟糕。

打个比方,就像画一副画,画之前,我脑内浮现的是一个貌美如花的阿散,然后我的文笔就等同于我糟糕的画技,画完之后,我定睛一看,艹!阿瑠!怎么是你?!

然后我的表达能力,就等于我把阿瑠的头发颜色都配错了,发型、衣服也画错了,然后路过一个读者,看到这幅画,欣赏了下后,微笑着就给我来了一句:“你这济公画得可真传神啊!”

我:……

最后这个个人偏好的问题,它会导致我不乐意去学习、去描绘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拿画画来比喻的话,看一眼阿贝多老师那个pv就知道会画成什么鬼样子了……《不值得细化》。

啊……反省一下自己的错误,但能不能改进我是一点儿信心都没有,毕竟我没有慧根。【躺平安息状】

说回正文,关于人设,把前半段的空称为旅空吧,后半段是渊空。

渊空的人设其实对比旅空来看,心理年龄抗压能力都偏小,或者说是个根本没释放过自己天性好好成长过的孩子。

他的人生经历就是顺着刚诞生就被他人寄托厚重的期望,望着太过遥远的目标不顾一切向上攀登的过程。

支撑他向上的底架是靠他人的期望形成的,没有过为自己而活的打算,或者说将自己存活的意义与他人的期望、救世的使命绑定在一起,所以在这些底架都崩塌后,唯独还吊在高处的创世目标让他勉强维持不自己马上跳下高台摔死的理智,但他也在目标尽头为自己准备了索命的绳索。

而旅空的成长经历则和他完全相反,救世的责任钟离曾经提过,但马上就给他教育了一通,让他不要被什么命运捆绑,而且并没有压力的成长环境,也让他完全可以专注自我的成长,给自己打足了支撑自己的厚实高塔,甚至在遇见另一个自己时,还能收容对方,多一个人的重量,也不会动摇自我的根基。

旅空最初出现的状态是处于因记忆空缺、自我革新而显得茫然又很没安全感的,他的潜意识里还记得家人这个概念,虽然想不起妹妹,但是也会下意识想回到亲人身边,于是就这样碰了帝君的瓷。

之后他在璃月慢慢长大,三观与行为习惯也会受到环境与周遭人的影响,比如归终与大慈树王,她们带给空的影响都是引导他正确地使用自己的力量、以及对其他生灵保持柔软的心善之意,不过归终没得早,就像她最后留在归终锁里的信,本来她想以身作则来教导空,但只能成为遗憾了。

哈哈我后来把归终锁给忘了个干净,本来想过搞一关要空去找其他朋友合力注入元素力解开的关卡,忘光了。【摊手】

而大慈树王则是离得远,仅仅在兰纳罗时期体现一下,后面再见空已经变得相对成熟了,不算成长期小孩了,她们所代表的都是智与善,不过智慧可以在成长阅历中获得,心善可以在守护璃月的过程中获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后是马科修斯,渊空和旅空相比,是没有培养起这种对食物的偏好的,旅空会喜好美食,除了‘出自我大中华地区的孩子怎么可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