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多了,使得比外城物价要高,也要繁华得多!
一行人跟随王二在偌大的汴梁城中穿梭,看到了京城的繁华,看到了过往商队络绎不绝,也看到了居住在天子脚下的皇城中百姓那种生来的高傲。
临近午时,一行人踏入一条街,这里的人明显多了不少,而且风度翩翩,文人打扮的书生随处可见。
众人有些好奇,王二忙讲解,指着左前方:“大人,此地位处城东城南相交处,那边便是樊楼。是京城除了太清楼最有名的酒楼,吸引文人墨客……”
樊楼,最初是宋代商人们卖白矾的地方,所以一开始称之为“白矾楼”,后来因为聚集的人多了,就转变成了酒楼。酒楼其实并非一家,但人们误以为其老板姓樊,以讹传讹传开,白矾楼到白樊楼。
孙新倒是知道,宋徽宗这个风流皇帝在位时曾经几次把樊楼扩建,并改名为“丰乐楼”,不过樊楼的称呼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大家还是习惯称为樊楼。
在周密的《齐东野语》卷11《沈君与》中就有这么一句对樊楼的描写——“京师酒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樊楼是汴梁城“七十二正店”的典型代表,其中“眉寿”和“和旨”是樊楼的酒中佳酿上品。
孙新很想去看一看,自己又不好开口说,眼神示意。王二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地带领队伍靠近樊楼,转过了两三条街后,看到了这栋千古名楼。
樊楼高达三层,加上顶端凉亭有四层楼高。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相连组成。三层相高,五楼相向,朱门绣窗、古色古香、十分气派。飞桥栏槛,明暗相通,丫鬟往来,宾客影影绰绰。
整体建筑高低起伏,檐角交错,富丽堂皇,占据了大半条御街。集吃、喝、游、乐、购融为一体,是东京汴梁城中,乃至当代最繁华、最顶级的娱乐场所。只要肯花钱,霸气如帝王,快活似神仙。
此地非一般人能消费,多是达官显贵和风流才子钟爱留恋之地。曾经什么柳七郎跟赵香香,徐冬冬等玩得火热,傍着几个娼妓风流快活,才名远播。
其实只是在樊楼外,便可以看到有不少身穿轻纱的花季姑娘娇笑不断,迎来送往,喊着“公子”缠上。这种好去处自然让吕方,郭盛等军汉红了脸。
“哼,看什么看?这么远都能闻到一股子风尘味道。”李清照和孙二娘板着脸喝斥,拽着孙新就走。如刀子般的眼神看着王二,后者谄笑着带路。一路上不敢再说废话,穿街过巷,抵达此行目的地。
——东京城王公高官云集的左军第一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