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狸郎君进了堡垒,终于停在石质高台前,这是个位于堡楼中心的圆石盘,大概有四五间民房大小,四面有楼梯和马道可供上下,应该是充作了镇子里的舞台。
舞台前,早已扎起扇形灯架。
可见那巨大扇面坐东朝西,刚好对应着铁刹山的方向,灯架为粗壮黑木,如梁架斗拱似的穿插成排,卯榫缝隙间可见五色彩绸,另有百盏猫影灯笼吊在灯架顶部。
不过片刻功夫,又是一声老龙怒吼,有人高呼:“族老到。”
那些人群左顾右盼,自动分列两边,有四五个穿着长袍马褂的老头子,从两边阶梯朝上走路,呼吸之间站在石台上。
“各位乡亲父老,各位亲朋好友,玉瓶镇一年一度的狸仙祭礼现在开始,击鼓嚎呼,驱鬼除疫,敬神祭巫,祖灵有德,今我来飨,享德沛仪……”
这些老头子都已经七老八十,胡子一大把,面上全是枯萎老褶,养尊处优的年纪,连指甲都有一寸长,看起来就跟从棺材里爬出来的老僵尸似的,甭管说了多少话,那烟嗓子始终呜啦不清。
岳观潮也无意看这些老棺材瓤子唱诵之乎者也,把目光转向傩戏百巫。
这些傩戏虽然与跳大神区别开,却也是远古祭巫文化的遗存,照样有展示巧技神功这一项,这些百巫站在台前卖弄不停,什么捞油锅、捧炽石、过火炕、跺火砖、吞火吐火、踩刀梯都来了一遍,跟民间杂耍班子似的,惹得观众一阵叫好,拍手喧哗。
“我看这些族老的口音,是岭南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