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来的时候,已经在某座衰败的城池中发现了吐蕃浮屠和地龛,秘兰城里寺院广布,吐蕃寺庙也多的是,既然这座神殿是融合了吐蕃人的佛文化,应该也吸收了建造地宫地龛的结构。
宋思媛点点头:“有可能,我们得仔细找找犄角旮旯,也许,真的能发现地宫的痕迹。”
克力意识到这一点,拿起手中的三刃刺,按照三刃刺的方向,陆续还原古尼孜的持握方向,这些持握角度好似连续不断的武功招式,沿着壁画的方向不断靠近中心的佛台,最终停在佛台手边,留下最后一个刀痕。
众人顺着他的行为,目光注意到这个中心的佛台。
这座佛台光是底部的莲花台面,就跟他们的腰间平齐,再算上盘腿卧坐的佛像,已经达到十米高,高度已经临近藻井。
仔细观察,这尊佛像的背后开凿出线条极其流畅的壁龛,从主殿底部直接凿空顶部,直接形成上尖下宽的莲花状佛龛,佛像就位于佛龛内的莲花台上,面向主殿门廊端正卧坐。
方才他们观察祈神殿时,已经发现神殿风格杂糅,这尊佛像的样子也与汉地佛像不同,在主佛头左右,还有另外两个略微小点的彩塑佛头,它们粘连在左右耳畔,面对着不同的方向。
这些佛头个个宝相庄严,两侧佛头顶着黑髻,中间的主佛头在黑髻上头戴宝冠,这宝冠形如花团华蔓,由金盘和藤蔓构成,仿造花草极度精美,同时,在最高的宝髻上,还仿造藏地的金顶白塔,插着宝塔式的帽顶,高耸华丽、奢靡至极!
三个佛头面目无情又悲悯,说是慈悲也可,说是无情也罢,总是眯着眼睛,眼神空净望着不同方向。
往下观察,可以看到他们身佩璎珞、体披彩衣、手掐法印、端坐神威,稍微丰腴壮硕的身体,将衣服完全撑起来,堆积在脚下形成十分真实的弯曲纹理,在他们身后,出现拿着宝器宝物的千手千臂,形如不断漫散的佛光,挥舞出不同角度。
王元箓看了彩塑佛像,解释道:“这种佛像应该是从天竺传来西域,同时又融合了藏地佛的特征,还出现了中原三身佛的特征,是个融合而成的佛像,难道,是这佛像下面有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