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力走上前拼凑起散落在黑泥地中的骨头,片刻功夫已经把骨架拼凑完整,从骨骼的形态来看,应该是一匹小骆驼。
见此一幕,克力朝他们点点头:“看来这老骆驼带我们找的地方没错,确实是某些小骆驼的埋骨地,当年颉利可汗的家眷应该是为了标记他的陵墓位置,才把小骆驼杀死埋骨于此,这样就可以利用小骆驼的鲜血来引得母骆驼,以此确定陵墓的位置。”
“这数千年来,他们为了祭拜颉利可汗,怕是杀了不少小骆驼,这才留下不少小骆驼的尸骨,看骨头的腐蚀程度,大概几百年都没有人祭拜过他了,这说明他的子孙后代现在估计已经完全消失了或者灭亡了。”
由此判断,就证明他们找对了地方,华约翰也就明白墓室的入口,想必就是在这里,他带着这些打手继续往下挖掘,挖到泥土层之下二十米时,总算是出现了石器砖条。
这种规律摆放的砖条,多是铺设墓道的砖石,他们开始在出现砖石的地方继续挖掘,很快在泥土中发现了有砖条步道引路的门洞。
这门洞上下左右垒砌厚重岩石,形成一个长方形墓道结构,同时在门洞顶部用砖石造出圆拱顶,形成圆顶方门的墓室门结构。
这墓室门高大概二米左右,宽也大概在两米,圆拱顶扇满砖石,雕刻出牛羊木马驰骋草原的图案,在门洞两侧,还有两根石柱浮雕,出现了雄鹰展翅的图案,雕刻得很是精细,但由于在冻土之下年头长了,已经被腐蚀掉了颜色,外皮斑驳掉落花了一片。
再往门板上看,就可以看到两扇门板严丝合缝密封起来,用狼皮织了一张正方形的毯子,正好可以盖住整个门板,不知道用了什么东西粘得很是坚固,被挖出之后,很多尘土都粘在狼毛上,免得有些脏乱。
“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门板上粘上狼皮?”岳观潮不懂其中的道理。
孙大乔解释道:“这是游牧民族封闭墓门的风俗,粘到门上的东西是好几张狼皮缝合而成,一般是上了年纪的老狼,这些狼体味重、皮毛有韧性,只要他们出现在草原,其他动物一定望风而逃,把这些老狼的皮剥下来之后,晒干做成狼皮毯子,用动物骨髓熬的胶糊到木门上,一旦粘上就很难再接下来。”
这样做,不只是仪式感,还有着诸多实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