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身后事

老人连连点头,将一旁的年轻儿郎推出来,老泪纵横道:“去!让我儿陪你一同去!仇神医救了那样多人的性命,不能蒙受如此冤屈!”

余下之人也纷纷附和,“一定要去告!张家阿兄,我也陪你一同去!”

“阿婶虽是妇人,但仇女郎尚可救治一方百姓,阿婶又为何不能以妇人之身替她申冤?”

“我们一同去!就算一个人死在路上,也还有其他人!总有一日,我们能告倒这狗官,为仇神医正名!”

一旁的官差听后连声叹息,“我这些日子被县长遣去准备迎接上官的诸项事宜,没曾想村里竟然发生了这种事……”

“仇神医是位难得的仁医,是有大功德之人,不该如此含冤死去……这样吧,我为你们指条明路……”

此人正是那名姓赵的功曹,他将先前对仇冬说的话同样告知村民们,末了叮嘱道:“你们此行一定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我会为你们掩护,等巡抚大人抵达之日,你们就去申冤。”

“我听闻这位巡抚大人是个好官,只要你们能将状纸递上去,为仇女郎正名之事就有望了。”

村民们听后纷纷欣喜,在赵功曹的带领下,他们收拾了东西暂时离开村庄,潜入县中等候。

半月后,巡抚来到此处,其仪仗还未抵达县衙,就被十余名自称来自水云来村的村民拦轿告状。

仇冬的事被他们详细记录于状纸之上,字字泣血,句句痛心。

巡抚看后大为震怒,当即命人彻查此事,人证物证俱全之下,县长被按律查办,此事也被巡抚整理成册,带回京去上报朝廷。

后来,仇冬死后的神异之象及妖灵们拼死相救的悲壮之景被文人墨客编成志怪奇闻,传颂于长德郡。

一时间,民间自发供奉起仇冬的牌位,将她奉为当地医神,不久后,又有朝廷派人嘉奖,为其正名。

也正因此,不少人慕名前来,在水云来村定居,张子实带领大家重新整顿村庄,并成为新一任的村长。

时隔日久,河道绵延,仇冬的尸体已无从寻觅,他们便为仇冬和死去的小妖们竖起两座功德碑,以纪念这段可歌可泣的传奇。

新的县长到任后,听闻仇冬事迹,感念其仁慈救世之心、宁死不屈之志,遂命人为村中铺路修桥,并将那座桥以仇冬名号命名,是为“仇女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