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接过来一看,纸上方方正正的写着个“轶”字。只见她眉头一皱:“铁?女孩子叫赵铁的话,好难听啊……”
赵子常忍不住往她脑门上弹了一下:“你呀,真是不学无术!这个字念轶,跟飘逸的逸是一个读音。”
荷花摸摸脑门,不好意思地笑了。自己又念了两遍:“赵轶、赵轶,可以,就用这个字吧!再还得取个小名……就叫如意吧。省得遇到跟我一样的文盲,把孩子名字叫错了,岂不闹笑话。”
赵子常点点头:“依你,都依你!”
转眼到了孩子的满月之期,一众亲友皆来道贺。荷花的父母和姐姐、弟弟都专程从南京赶来了。
其他热闹倒还好说,只是这一地的孩子,叽里呱啦的实在吵得人脑仁疼。
其中最大的就是柳湘莲和英莲的女儿柳鸣筝了,她也是这些孩子的头儿。还有卫若兰和湘云的孩子卫霖;韩琦和迎春的孩子韩笠、韩筠;宝玉和黛玉的孩子林轼;濯刀和春纤的孩子赵辙;还有紫鹃、海棠和雪雁她们的孩子就不一一赘述了。
荷花到席上敬了几杯酒就回到房里歇着。看着襁褓中的那个小婴儿总有种不真实感:“这真是我生的吗?”
这时,母亲和姐姐进来看她,一进屋就笑道:“这回可算放心了!”
荷花笑道:“搞不懂你们在担心什么,就算我真的不孕不育,赵子常还敢休了我不成?”
海棠摇摇头:“你不是说过吗?“人性是禁不住考验的”——现在你们感情是好,但……大喜的日子,不说那些了!孩子起了名字没有?”
荷花笑道:“小名儿叫如意,大名叫赵轶。好听吧?”
母亲已经逗上了小婴儿:“好好好,如意,万事如意!我们姐儿一看就是有福气的。”
“好不容易来一趟,大家多住几天吧!”荷花挽留道,“我们也好带你们在苏州城里多转转。”
海棠忙道:“你就算了吧,刚出月子还禁不得风。有江楠陪我们一起玩就行了!”
江楠此时一个人在屋里,正在看淳于越给她寄来的书信。信中除了简单讲了一下他的近况,洋洋洒洒近千字都是在诉说对她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