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城,这座历经战火和屈辱的中原古城,如今正以一副残破却仍不失庄严的模样静静伫立在晨光下。

战火在城墙上留下了斑驳痕迹,许多地方的砖石已经坍塌,甚至露出了里面的夯土。

同盟军第八十七师曾在此坚守,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攻防战和巷战。

激烈的战斗让这座城池遍布弹痕,无数古建筑在战火中化为废墟。

直到日军攻入城中,城破之日,刀兵肆虐,三日不封刀,百姓惨遭屠戮,整个商都城一片凄惨。城内房屋被焚毁,街道满目疮痍,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战后,日军扶植起的伪政府也只是修缮了几处主要建筑,修补了一些交通要道作为门面象征。

眼下,日军已经撤退的消息早早传遍全城。

早晨,商都城的大南门前便聚集了大量的百姓,这道城门曾经是商都城的重要门户,国民军占据此处时将大南门改为中山路门。

日军占领商都城后,这道门又被改为“新民门”。

中山路门前,百姓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城门下,目光复杂。

“模范师真的会来吗?”一个身材瘦小的老者望着中山路门前方的龙亭,喃喃自语。

“听说今天早上就到,他们可是打跑鬼子的英雄!”,旁边一个年轻人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可别忘了鬼子进城后是什么样子……”

身后一个中年男人提醒道,“谁知道模范师会不会像鬼子那样烧杀抢掠。”

“不会的!”,先前那个年轻人坚定地说,“模范师是我们豫省的军队,他们怎么会害自己的乡亲?他们在郑城可是救了不少人!”

争论声此起彼伏,但更多的人沉默着,眼神复杂地看着城门。这座城池的百姓见过太多血与火,信任和希望对他们来说,早已是奢侈品。

…………

模范师的队伍正从南向北缓缓朝着商都城进发,第一站便是龙亭,

这座坐落在城外大道尽头的建筑,是中山路门的门户,因其地势重要,素有“商都最后的屏障”之称。

龙亭所在之地,正是北宋汴梁皇宫的旧址。

北宋时期,这里曾是繁华辉煌的皇宫,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坐落其间,

但金兵南下的铁蹄踏碎了大宋王朝的繁荣,北宋皇宫的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如今早已荡然无存。

龙亭巍然伫立在巨大的青砖台基上,数十台阶直通其顶,威严庄重。

这座重檐歇山顶的宫殿式建筑,因亭内供奉前朝皇帝的万岁牌位,又被称为“龙亭”。

它坐北朝南,俯瞰整条大道,在晨光下,屋顶的琉璃瓦泛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头蛰伏的巨龙。

在模范师围城期间,这里曾是日军守城部队高桥联队的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