掳走岑福娘的原因也很简单,岑福娘与皇帝的真爱柔妃长相相似,年前柔妃产下六皇子后血崩而亡,皇帝没有为六皇子选养母,而是将他带去紫宸殿抚养,让六皇子隐隐压了其他皇子一头,庄妃十分不爽。
要知道,皇后无子,庄妃所生的大皇子成为太子的几率很高,活人比不过死人,柔妃永远是皇帝的“白月光”。
这时候,庄妃身边的嬷嬷出了个主意,去民间找寻与柔妃相像的女子,放到身边固宠,只要保证用来固宠的女人始终无子便好。
庄妃一想,这主意不错,在与娘家女眷会面的日子说了这事,庄妃娘家找到能说会道的凌成顺,能抱大腿的事,凌成顺怎么可能会往外推,当即带着自家媳妇一起去找人,进而有了酒楼忽悠原主的一幕。
凌成顺负责忽悠,媳妇孙氏负责在路上照顾岑福娘和卓玉。
两人根据庄妃传出的话,刻意训练岑福娘,要让她相貌、气质一同往柔妃身上靠,准备打造一个柔妃翻版。
岑福娘操心相公、担心儿子,挣扎着要回家,凌成顺和孙氏对岑福娘严加看守,又抱走了卓玉,说只要她认真学规矩,就保证卓玉的安全。
生产完没多久的岑福娘只能乖乖听话,期盼着原主早早归家。
然而,一直到岑福娘被逼进宫,也没等到原主归家,仅在进宫前草草见了一面儿子。
夫妻俩告诉她,原主杀了人被抓,已经掉了脑袋,他们好心找到了原主的尸身,安葬在当地,怕她不信,拿回原主的一件衣裳。
岑福娘万念俱灰,为了儿子能活着,她进了宫,成为庄妃固宠的工具,一生无子。
后来,皇帝驾崩,大皇子继位,岑福娘成了殉葬的一员。
当年凭着义气外出的原主,并没有在凌成顺夫妻所说的地方发现那名潜逃仆役的踪影,反倒是自己归家的路上遭了暗算,丢掉性命。
卓玉在孙氏手中长到五岁,一直由奶娘和嬷嬷看顾,在大皇子被封太子时一场高热烧成傻子,奶娘和嬷嬷被遣散,卓玉不知何时跑了出去,没人在意,孙氏只当没有这个人。
作为大皇子登基的有功之臣,凌成顺一家和庄妃亲近起来,得了许多赏赐,儿子进宫当上御前侍卫,女儿嫁给文臣的嫡幼子,凌家在新朝混的风生水起。
登基的大皇子人不坏,但天赋平平,性格懦弱,没什么远大志向,纯粹是被亲娘推上皇位的。
他唯一的优势是活得长久,少年登基,八十二岁才驾崩,执政中后期宦官与后宫势大,朝政混乱,蒸蒸日上的国家自他起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