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丰南客栈

烟草是个害人的东西,沈云峰本来不想让卷烟这玩意提前来到这个世界,但未来鸦片的危害始终还是高于烟草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用烟草来稍微抵制一下鸦片吧。

烟草是自美洲经菲律宾传入中国的。烟草由菲入闽这条传播路线最重要,提到的人也较多。如清代张向安《亥白集,竹枝词》中就说:“淡芭私好解愁能,由怨传来吕宋曾。”

第二条路线是由朝鲜传入辽东。朝鲜称烟草为“南灵草”或“南草”,是在我国明代万历年间由日本传入的。朝鲜《李朝仁宗实录》说,南灵草虽然号称治痰消食,但实际上损害健康,“久服者知其有害无利,欲罢而终不能焉,世称妖草。”

当朝鲜商人将烟草输入沈阳时,清太祖皇太极因为这不是本地土产,下令禁止。不过皇太极禁烟是“禁众人,不禁诸贝勒”。当时大贵族多尔衮、代善等人都有烟意。

由于禁下不禁上,禁令没有什么效果。这样,东北一些地方开始种植烟草,这就是后来所谓“关东烟”的起源。

清人入关后,吸烟的习惯在华北一带传播开来。董潮<东皋杂钞》说当时吸烟已习以为常,“大庭广众中以此为待客之具”,甚至妇女都有吸烟的。

嘉庆时,陈琮编的《烟草谱》叙述更详,书中说:“衡烟出湖南,带城烟出陕西,油丝烟出北京,青烟出山西,兰花烟出云南.烟出甘肃酒泉,又名西尖。”

可见清朝此时种烟已较普遍,品种也很多。但这时的烟叶还都是用日光曝晒的晒烟。

广西烟草种植和制作最早就在廉州府的合浦县,传很快向广西境内传开,首先向毗邻的博白等县传布,然后扩展到玉林、北流等县。

据最早见于清康熙年间的《博白县志》,把金丝草(即烟草)列为该县固有的特产。

防城县也有种植烟草和吸食烟草的,在瑶寨中就有。穿越后,沈云峰的卷烟抽完了之后,也用过瑶寨的烟草对付过烟瘾,但土烟呛口太重,他只能偶尔用烟锅抽几口解解瘾头。

老管对烟草不感兴趣,因为种植烟草就会挤占粮食生产,而且烤烟也耗费劳力。他也不能为沈云峰一个人把精力花在研究烟草的发酵上,去把土烟研制成符合沈云峰的现代口味。

但此时沈云峰提出来,想用现代卷烟作为替代品抵制鸦片,老管觉得自己的道德观还是能接受,于是便答应了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