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仗义赎身惹误会

楚天玉秀眉微蹙,眼神中交织着遗憾与急切,她缓缓开口,声音轻柔却满含无奈:“那天,我握着那枚玉佩,找到了王姑娘。她刚一瞧见玉佩,眼中便闪过一抹复杂难辨的神色,而后,她告诉我,这玉佩乃是她生父所留。”

“生父?”楚天佑微微一怔,原本专注凝视的眼眸中瞬间闪过诧异之色,他不自觉地向前倾身。

“嗯。”楚天玉轻轻点头,目光有些迷离,仿佛正沉浸在回忆之中,努力捕捉着每一个细节:“当时,我亦是满心疑惑,正欲继续追问,希望能知晓更多关于她身世的线索,可就在这时,风生衣传来五味哥出事的消息。情况紧急万分,只能立刻折返永定县。”她微微咬着嘴唇,懊恼之情溢于言表。

稍作停顿,楚天玉眼中陡然燃起一抹坚定的希望之光,语气笃定且充满自信:“但我心底有个强烈且笃定的预感,之涵必定就是柠儿。”

楚天佑微微颔首,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目光坚定地看向楚天玉,语气沉稳而有力:“从目前所呈现的种种迹象来综合判断,王姑娘确有极大可能便是柠儿。如今盐匪之乱已然平定,诸事渐趋安稳,也是时候再赴安定县,将此事彻查清楚,让真相水落石出,也好让多年的牵挂终有归处。”

“是。”楚天玉毫不犹豫地应道,眼神中透着毅然决然,仿佛已然做好了面对一切未知的准备,那坚定的目光仿佛在宣告,无论前方有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她寻找堂妹的脚步。

三日后,慕容林皓和风生衣经过这段时日的悉心调养,伤势已然大好。众人精心收拾好行装,踏上了前往安定县的旅程。一路上,湛蓝的天空中,洁白的云朵如棉絮般飘荡,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然而,丁五味心中的疑惑却如藤蔓般不断生长。

“我说徒弟,玉儿啊,之前查案之时,你们不就已去过安定县了吗?这才没过多久,怎么又要往那儿赶呢?”丁五味挠了挠头,脸上写满了好奇,那疑惑的眼神仿佛在探寻着一个神秘的谜题。

楚天玉神秘地一笑,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我们此番前往安定县,自然是有至关重要之事亟待解决。”

“究竟是何事啊?盐匪的案子不是早已妥善解决,尘埃落定了吗?”丁五味瞪大了眼睛,实在难以想象,除了盐匪案,还有何事能让他们再次奔赴安定县。

楚天佑神色温和,目光中透着追忆与感慨,耐心地解释道:“并非盐匪之事。我和玉儿有个堂妹,名为青柠。在我们年幼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就此失散。上次前往查案,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一些与她相关的线索,此次前去,便是为了确认她的身份,与她相认。”

“你们竟还有个堂妹啊?”丁五味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那表情仿佛听闻了世间最不可思议之事。

楚天玉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的柔光,仿佛时光回溯到了那段与堂妹相伴的美好往昔,她缓缓说道:“是啊,她是叔叔的女儿。叔叔早年间因病离世,柠儿便一直住在我们家中。我们一同成长,如亲兄妹一般。后来家中突遭变故,在一片混乱之中,我们与母亲、柠儿就此走散。这些年来,我们从未停止寻找她的脚步。”说到此处,楚天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那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失散亲人的深深思念。

赵倾妍听闻,心中一动,她悄悄扯了扯赵羽的衣角,拉着他走到稍显偏僻之处,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好奇与关切问道:“哥哥,永宁郡主她当真还在世吗?”

赵羽微笑着点头,同样轻声回应,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是啊,而且根据目前的种种线索推断,王之涵王姑娘极有可能便是永宁郡主。”

赵倾妍心中一惊,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喃喃自语道:“难怪初次见到她时,便隐隐觉得她与玉姐姐眉眼之间有着几分相似,原来是这样,莫非这就是血脉相连的奇妙感应?”

“救命啊!”刚踏入安定县,一阵凄厉的呼救声骤然划破闷热的空气。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女子被一群手持棍棒之人追赶,正慌不择路地奔来。那女子面容惊恐万分,眼神中满是绝望之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随时可能夺眶而出。她的秀发凌乱地披散在肩头,衣衫亦被扯破数处,一道道触目惊心的鞭痕清晰可见。瞧见楚天佑等人,她仿若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扑倒在众人面前,泣不成声:“公子,求求诸位,救救我,救救我……”她的声音因恐惧而颤抖,身躯如风中残叶般瑟瑟发抖。

几人正满心疑惑究竟发生何事,一个声音尖锐的中年妇女领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地追了上来。这中年妇女身材臃肿,脸上涂抹着厚厚的脂粉,一双三角眼透着凶狠与贪婪。她双手叉腰,满脸凶相,恶狠狠地骂道:“你这小贱人,竟敢逃跑,看来是还没尝过我醉月楼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