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精墓,精有很多解释,这里所讲的精是与墓穴有关的,那么精墓而言不仅风水位置好,修建墓室的工匠也要足够优秀,以及墓体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最重要的是防盗手段的高低,同时也会涉及到墓穴内部的机关暗器。
这类涉及机关暗器的墓穴危险性比较高,一旦外人进入,随时随地都可能命殒于内。
第四类凶墓,前面所提到过,时代变迁和地壳运动及环境改变,这些变化不仅会隐藏部分墓穴的位置,还极有可能把一个风水好的墓穴位置演变成为一块风水极差的凶地。
如果凶地一旦形成,那里面的墓主人或陪葬者及活物,将可能演变成为僵尸或者活尸,同时会出现毒气毒瘴之类的有害气体;故称之为凶墓。
寻墓,不是所有的墓穴都会去寻,重点是寻找年代久远的大型墓穴,具有历史或研究价值的墓穴,不过,不管是盗墓贼还是考古发掘,所做事情虽意义不同,但结果都一样,挖人祖坟,掘人坟墓;
两者唯一不同的是,一个目的为了盗宝发财,另一个目的为了考古护宝历史研究。
那么寻墓源的十二道分别是:
人道、官道、医道、文道、书道、史道、说道、名道、宗道、怪道、信道、观道;
第一道人道;所谓人道,兵书上有句话叫做“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天时是成功之路的伯乐、时机和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环境、条件;人和则是成功之路的综合实力,也是成功的关键部分,通俗点讲这个关键就是人脉。
人脉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人脉广,另一个是人脉要好,信息才能做到四通八达,对寻墓者来说是个首要重点。
第二道官道;所谓官道,无论处于什么发展时期,明为官,暗为匪的匪是最猖獗的,也就会相对应的造就出为官的不断成长和强大,黑白通吃在哪个年代相对都是比较难做到的,所以官道是信息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大事小事,都能随时及时知晓。
小主,
第三道医道;所谓医道,对于地表下的空间,尤其是墓下的事情是也是千变万化的,人只要在没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去接触这些,总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现象和结果,改革开放之后,条件都变好了,有病、痛、痒、或其它不适,基本都有条件及时投医问药,最起码可以了解病情,所以医道也便成了信息源的重要部分。
第四道文道;所谓文道,便是文化的意思,华夏文明五千年,中国地大物博人文历史悠久,并且在地方文化方面都各有千秋,不管黑白喜事,办事的风俗也有所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能体现出当地文化的不同之处,在寻墓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具有信息源的方面。
第五道书道;所谓书道,就通俗易懂了,文案或书字形式记录,甚至图画方面,从中获取想要知道的信息,因为有很多东西是有线索的,古书籍中都有可能记载到关于寻找大型墓穴的蛛丝马迹,比如:古诗集类、古医学药材类、民间传说故事类、个人游历记实,相当于个人日记、等等。
第六道史道;所谓史道,一听就能够明白,在古代有一种官职称史官, 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
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以上所说主要是针对皇家,那么对于一些有名望的家族或高官、将领、贵族之类,也会有相对应的家族史或族传,以便后人了解,侧面来说,信息源量也是非常之大。
第七道说道;所谓说道,用一个词语可以代替,“侃大山”,也有另外一个名词叫“捡舌漏”,言外之意就是通过打听、闲谈、旁听、来获取想要的信息,这种方式一般在北方地区运用较为方便,在北方地区的早上或傍晚时分,大部分农村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