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进墓穴:亦分为十二道,本十二道合为大三道,细分十二字,分别是:叩、拜、祭、请;定、切、发、挖;清、入、引、起;
第一大道,叩拜祭请;
所谓“叩拜祭请”,乃是盗墓前的一种仪式,为何会放在三十六道的最后,因其余两道均为进墓为主,所以排在了后位。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其开派祖师,比如建筑业祖师为春秋时期的鲁班,农业和医药祖师为神农氏(后稷),裁缝业祖师为轩辕氏(黄帝),等等。
盗墓行业实际最早也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先祖盗墓确为“盗亦有道”,简单来说,原始盗墓分义盗、仇盗、材盗、财盗四种。
比如历史人物孙权,孙权在攻破长沙的时候,便盗掘了吴芮的墓穴,其目的盗取珍稀木材为自己的父亲修建庙宇,此为材盗。
乾隆皇帝,派人挖掘了前明长陵的墓穴,只为得到珍贵的金丝楠木来建造自己的陵墓,此亦为材盗。
发丘祖师伍子胥,原则为仇盗,伍子胥在出走吴国之前,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亲、兄弟均被楚平王所杀害,后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并发誓一定要搞垮楚国,以报仇雪恨。
最终伍子胥以官家为名,带兵将楚平王坟墓被挖,伍子胥鞭打尸体以解恨。
叩拜祭请在这里便容易理解,出行前叩拜祖师,祭奠祖师爷,以请求庇佑盗墓之行顺利安全。
不过,这种行为越来越少了,大多也都是盗墓者所为,并非寻墓者所依,更何况我并非为盗,加上对于现今社会及无神鬼论的我来说,这一道,则完全免了。
第二大道,定切发挖;
定,在找出墓穴位置之后,确定易入方位,根据墓穴年代以及所在地形、外貌及土层结构和墓穴大概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出安全方便的入穴位置。
切,字面上的意思是用刀从上而下用力;
此切也是如此,不过所用工具并非为刀,而是取土的工具,主要以平铲、工兵铲、洛阳铲、撅锄、齿耙,等等,其中洛阳铲使用起来最为得心应手,除了便于钻土取样之外,在取土过程中不易使土层散落。
有见过盗洞的都会有所了解,不同情况的土层结构盗洞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工具方面还真是洛阳铲最顺手,有机会不妨买一把试试。
发、挖,本意基本相似,但是取土以发字代替,寓意为“发”,所挖掘的通俗来说便是盗洞,盗洞听起来确为盗窃的意思。
不过,这个名词只是入墓的入口名称而已,洞口以切工为主,后者以发挖为辅,才能确保入洞后土层不易坍塌。
第三大道,清入引起;
清,在入墓的盗洞挖好之后,便要进行简单却重要的清理工作,一方面处理发挖取出的散土,另外一方面盗洞的最后疏通和固定工作,最后则是入洞后盗洞口的隐藏工作。
入,此入便为进入墓穴,墓穴首入前最担心的则是封闭空间的空气质量,常年封闭的地下空间,容易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或者无氧的情况。
所以入大致墓分为三种,“火入、畜入、人入”,人通常是放在最后一位的,火入和畜入则根据情况来定,火入是通过火的燃烧程度,来判断墓穴中空气的安全情况。
如若条件许可,畜入,就是用动物对墓穴内部的空气质量进行测试,比如鸡、鸭、鸟、等活物,这些皆是盗墓之人常用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