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双姝嬉闹笑语宣,刘郎巧造纸坊渊

刘正轩又详尽地介绍了厂房内部的布局,哪里是蒸煮区、哪里是打浆区、哪里是造纸区以及晾晒区,每一个区域的大小和位置都经过了精心规划,以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讲解完厂房的建造,刘正轩顿了顿,神色变得更加专注,开始向众人介绍芦苇造纸的方法和流程。

“这芦苇,乃是我们造纸的主要原料。” 刘正轩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我们要在洛河的合适区域收割芦苇,挑选那些生长成熟、茎秆粗壮、纤维含量高的芦苇。收割时,要齐根割下,尽量保证芦苇的完整性。然后将其迅速运到我们西郊的厂区,这运输过程中也要留意,不能让芦苇受到过多的挤压和损伤。”

“运到厂区后,首先要进行浸泡处理。” 刘正轩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把芦苇整齐地放入浸泡池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的时间大概在七八日左右。这期间,要时常翻动芦苇,确保其浸泡均匀,让芦苇充分吸水,纤维得以初步软化。”

“浸泡完成后,便是蒸煮环节。” 刘正轩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将浸泡好的芦苇放入特制的蒸煮锅中,加入石灰水。这石灰水的比例要掌握得当,大概每锅水加入石灰若干斤,具体的量要根据芦苇的数量和质量来调整。”

“生火蒸煮,火候要控制得恰到好处,保持锅中的水处于持续的微沸状态,蒸煮的时间大约为两日两夜。这个过程中,石灰水会分解芦苇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非纤维成分,使芦苇纤维逐渐分离出来。”

施工组长们听得入神,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热气腾腾的蒸煮场景。刘正轩接着说道:“蒸煮完毕,将芦苇捞出,进行捣浆。这一步极为关键,要把芦苇纤维进一步分解成细小的纤维束,使其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纸浆。我们可以使用石臼或者木臼,用木杵或石杵反复舂捣,同时加入适量的清水,调整纸浆的浓度,使其达到合适的稠度,就像浓稠的米汤一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便是抄纸环节。” 刘正轩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制作抄纸用的竹帘,要选用粗细均匀、质地坚韧的竹子,编织得紧密而平整。”

“将竹帘放入纸浆槽中,轻轻晃动,让纸浆均匀地分布在竹帘上,然后缓慢地提起竹帘,使水从竹帘的缝隙中流出,纤维则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湿纸页。再将湿纸页倒扣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小心地揭开竹帘,湿纸页就留在了木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