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林月萍是睡前才服用助眠药,除非是凶手潜入过林月萍的房间,否则他怎么可能这么清楚?
一开始,林二的推测是凶手就藏身在805,观察过林月萍的生活规律,并且使用防火门角落的香炉蜡烛来给林月萍制造心理恐慌,同时也可以给8楼的其他住户制造心理压力,逼他们搬走或者晚上不敢轻易出门。
而,杀手则是在这个时候寻找下手的机会。
因为要在电梯那里公开“处刑”才具有震撼的效果,所以凶手必然是要潜伏一段时间。
至少是要摸清楚8楼所有的住户的人口、生活习惯等,否则他的杀人动作难保过程中不会被人撞破。
基于这个前提,林二才能推测805是凶手藏匿的地方,而钢琴的琴弦就是杀人的凶器。
也就是说,这个才是基本的事实。
但是刚才,孙城却说,那个有哮喘的钢琴演奏家是上周才随团来演出的。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时间上不对!
要完成这个杀人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缜密侦查,而杀手是上周才来的。
看过了孙城发来的照片,林二确认那就是凶手没错!
林月萍确实就是他杀的!
面部特征,走路姿势,身体协调比……就是他不会错!
但是这个凶手是上周刚到的省城,还是外国人。
他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林月萍的生活作息以及8楼所有的住户信息的?
而且他是钢琴演奏家,他怎么会熟悉电梯的内部运作?
想到这里的时候,林二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想起了严冬浩当时说的一句话。
林二当时问他是否认识办公室里出现的那个男人的时候,严冬浩是这么回答的:
“不认识!不过有点眼熟!好像是在哪见过!”
他当时是下意识地这么说的。
那个时候,这句话也没有引起林二的怀疑。
因为,林二的推测是办公室里的那个男人可能是政府某个部门的领导。
一些领导是经常要在本地的媒体露面或者在单位的墙上都会有公示,所以林二当时觉得可能是严冬浩在某个场合见过该“领导”可是印象又不深,所以才会觉得眼熟却记不起来!
但是,现在,当林二将那个男人可能是“徐蔓蔓”代入之后,严冬浩的话就显得有点耐人寻味了。
严冬浩见过徐蔓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