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生计就只能要饭了,可是兵荒马乱的,失去生计的又岂止他们一家,要饭也只能是饿不死而已。

后来到了北平城里,一家三口住在断壁残垣里,好的时候贾寿昌出去打打散工,不好的时候就继续要饭。

上次何雨柱给他的温水罐里放了一个大洋,给了贾家人一个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贾寿昌没有用这一块儿大洋卖食物,而是用它买了一身八成新的长袍,然后利用他识文断字会记账的特长谋得了一份账房先生的长期活计。

巧了,雇佣他的还是一名药材商人,既在北平有门面,又在安国药材市场有档口。

贾寿昌就跟着老板两头跑,药市开市他就去安国,药市没生意他就跟着老板回北平。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贾寿昌用积蓄租了,一家三口终于过上了稳定的日子。

此时的贾张氏身上没有什么大毛病,也就有一点不好,那就是馋!

如今好不容易日子过上正轨了,贾张氏就想到鬼市上买点肉回来吃。

可是老贾不愿意,他还想攒钱做买卖卷土重来呢。

那时期作为女人贾张氏没有什么地位,说话也不算数。

于是她就专门等老贾去安国的时候选择偷吃。

别误会,不是偷人,而是偷吃猪肉烧鸡之类的。

一来二去的贾家不仅没攒上钱,偶尔还会欠下买菜和买棒子面的钱。

前几天老板打发贾寿昌回北平办事儿,他抽空回家就发现贾东旭发烧了,大夫请来了,也开了方子让他去抓药。

可是等到付诊费和药费的时候,钱贾张氏就麻爪了。

家里是一毛钱都没有了,还欠了不少菜钱。

老贾就求着大夫先给拿药,然后关饷之后一定还。

可是大夫一看,这一趟不仅诊费拿不到,还可能搭上药钱,立马就不乐意了!

他也记不清有多少这种赖账的人了,欠的账也数不清楚了。

于是扭头就走了,大夫也得养家糊口,总不能老做赔本的买卖啊?

贾寿昌又找了一家药店,一听说要欠账,理都不理他。

实在没有办法,他也只能找老板预支工资工钱。

当他来到安国时,才知道老板去了保定,但是具体去哪谁也不知道。

伙计身上也没带钱啊,此时再去找老板,估计贾东旭也该躺板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