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钟声再响

贾政面色肃然的道:“大人说笑了,贾芸已经被贾珍开革出我贾家一族,与贾某再无关系了。”

对方只是说笑,贾政如此正经,显然贾家嫡脉已经达成了共识,一定要把贾芸赶出神京贾家一族。

“贾芸还是有才的,贵府这样有些可惜了。”

“是啊,皇上还是很看重贾芸的,政翁,此子将来可能与我等并列啊。”

“不然!”贾政一脸正色的道:“再有才,也不可心术不正。再者说,那王朝周期论不过是狂生妄言,无非就是看了几本史书,突发其想罢了。此子写话本小说是有些本事,但也上不得大雅之堂,何况是和吾辈相比?”

其实在场官员,并无人将贾政与自己并列。

能留在六部的,最少都是功名二甲的进士。

谁会把贾政这个恩荫的读书人看在眼里?

别说贾政爱读书,爱读书的,诗,书,画都入门成为名家,中了秀才,举人就是考不上进士的都多了去了。

要不是贾政的国公老父临终请求,贾政哪有机会直接任五品文官实职,还直接进了工部!

若是贾政真有的才干,这么多年下来,最少都能干到侍郎了。

实在不行,也可以放到地方,最少也能任职巡抚了。

结果这位还是五品员外郎,可见其能力如何。

“不必多说,赶紧赴宫门参加朝会吧。”

有人打圆场,贾政也是微微点头,融入诸多官员形成的人流中,赶赴宫门。

贾政不会后悔自己刚刚的话。

贾芸此子,贾家已经决定放弃。

再者说,贾政也不相信,贾芸还能弄出什么大动静来。

无非是一时取巧获得了天子一时的垂青。

事后证明,天子是一时冲动。

可一不可再。

今天的事,绝对与贾芸无关!

……

韦期逸听到钟声时才刚醒。

昨天他和几位同年喝酒,不小心喝的大醉。

虽然还不到三十岁,但韦期逸行事方式犀利,做事果决,又擅长攀附。

在都察院过百个监察御史中,韦期逸算是公认的明日之星。

韦期逸被陶炳吉这位大学士选中,又被直管的上司,都宪大人沈鸿翼看中,可以说此后的仕途将会一帆风顺!

他是三年前的进士,前方已经是一片坦途。

而不少同年,此时还在某地当着知县,战战兢兢等着上宪考评。

一旦考在中评,只能继续留任知县。

考在下评,可能会调到边远地方的小县当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