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史大人述职献良策

当抵达永平城码头时,史可法早已率领一众官吏在那里等候迎接。

码头不远处,民夫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他们正在全力扩建码头。

沿岸十里的海面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等待进港的船只,一片繁忙景象。

凌卫明见此情形,不禁对史可法夸赞道:“你建设永平城,确实是功劳不小啊。你看这通往永平城的道路,修整得异常平整,而且道路两旁如今也成了百姓摆摊售卖的热门去处。”

史可法谦逊地笑了笑,向凌卫明介绍道:“下一步我打算将道路两旁统一规划,把这里打造成商业一条街的模样。

如此一来,过往的客商在此地就能轻易买到他们想要的商品,也不用再跑到太远的地方去寻觅了。”

凌卫明听后,不禁笑道:“你这是准备把永平变成义乌啊?”

史可法一脸疑惑,挠了挠头道:“义乌是什么?”

凌卫明尴尬地笑了笑,随即说道:“嗯,你干得很不错。不过,你这样一搞,我金州的商业岂不是要受到影响?”

史可法赶忙解释道:“这个大人不必担心,我永平时常与金州、登州保持紧密联系,极力避免恶性竞争。

如今永平城多以经营马匹、丝绸、古玩等高价值商品为主,登州方面,则主要侧重于米面航运。

而金州多是进行高价值的走私物品交易,毕竟跨海,能有效避开朝廷盘查。”

凌卫明哈哈一笑,心中甚是满意:“不错,不错,看得出来你在理政方面确实是个高手。走,快带我到城里去看看。”

进入永平城,凌卫明发现这里果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次被屠城后留下的废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酒楼、勾栏瓦肆。

街上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其中蒙古人、金人、甚至乌斯藏人都屡见不鲜。

凌卫明心中不禁有些疑虑,开口问道:“这里的金人如此之多,百姓们难道没有什么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