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一听,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喜色:“八万不少了,朕记得陕西民乱刚起的时候,一个官军就能撵着数百乱民跑。
如今就算这些流寇的实力有所上涨,八万官军打他八十万也应该绰绰有余!”
吴宗达见崇祯如此乐观,心中暗暗叫苦,他继续泼冷水道:“皇上,据臣所知,近年来流寇中已经吸纳了数万欠饷的明军,
尤其是李自成所部,聚集了精兵数千,号称‘老营’,这些人最为强悍。每逢战事,他们往往会被用来奋力一击,
一旦明军的阵型被他们冲松动,随后便会全线崩溃。所以,实在是不宜过分相信明军现在的实力啊。”
周延儒在一旁听了吴宗达的话,心中不悦,开口骂道:“吴大人,你怎么一直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
我明军之中卢象升、曹文诏哪一个不是以一当百的猛将?什么老营旧营,咱们凌大人的汉阳军万一碰上,保准让他们有来无回!”
众人听完此话纷纷看向凌卫明,这般捧杀,若是不能建功立业,擒拿贼首,肯定就要被这些人找后账。
凌卫明继续眼观鼻、鼻观口,权当没看见,没听见。
崇祯等了良久,也不见凌卫明表态,已是有些着急:“凌爱卿,你对接下来的战事有何看法?”
凌卫明这才答道:“臣消息闭塞,一直闲置在家,也是今日看了邸报方才得到些消息,一时难以判断,各位阁老想必早就成竹在胸,还请皇上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
崇祯啧了一声:“现在是问你带兵打仗一事?你对流寇实力如何判断?是否当真需要调动大量兵力吗?”
凌卫明道:“皇上,调兵之事涉及方面太多,臣对中原各省情况不太了解。只是觉得各省士兵如果都是关宁防线的明军那般,八万人足矣。”
周延儒再也听不下去了:“这还用你说,关宁军是朝廷费尽心血打造的精兵,天下无敌,若是调八万过来,那山海关也就不用守了。
皇上,臣觉得中原各省兵力足矣,只要对前线将官,定下严令,犯错皆斩,方能尽心办差。尤其是某些将领,一向自以为是,不听调度,犯了大错,定要严惩!”
凌卫明怒道:“阁老,我怎么听着你的意思光有罚没有赏啊?我要是把高迎祥擒了,你把这首辅的位置让给我坐呗?”
周延儒冷笑道:“就凭你?关内流寇虽说战力不如金人,可狡猾程度绝对超出你的想象,你只要不死在流寇手里就算你命大!”
崇祯见两人又要吵嚷起来,及时制止道:“不要再争了,就此议定,兵部照此办理,调辽东汉阳军三千入关。都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