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自力更生

诱梦 寻寻寻 617 字 1天前

剪彩结束,都知道这学堂穷,也不留在这里吃饭了。还是老太太请了大家一起去了侯府吃了一顿午饭,饭后大家酒足饭饱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学堂计划是教七到八岁的孩子从纺线学起,到织布,最后学绣花。

开学没几天,唐世子回来了。看了学堂,建议从养蚕开始学起。唐世子有现成的桑树园子就在没多远的地方,养蚕?桑叶不成问题,蚕结了茧子,唐世子说他找人全收了去,到时还是一笔收入呢。

吕老一听到‘收入’二字,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点了头再说。唐世子一看,抓主意的是吕老,撇开江婉直接找吕老商量去了。

柳怀宁看见,忧心忡忡的走过来,对江婉说:“这就移情别恋了?也太快了吧?”

气的江婉抓住柳怀宁就掐了两下,才掐上,柳怀宁就推着江婉。江婉掐完了还周围看了看,见周围没人两人才放心站好。没办法,现在两个也是先生、教识字的先生。

唐世子来一次也不全是气人的,至少现在江婉知道巧媛堂三个字谁是谁了。唐世子跟江婉解释的时候,吕老也在边上看着。第二天在门边上多了一个小一点的牌子,上边用楷书写了巧媛堂三个字。不错,这回三个字都认识了。

吕老急着养蚕,唐世子办事也爽快,很快就送来了蚕卵,还带了人专门来教如何养蚕。江婉这才知道,唐世子自己就有专门的养蚕的作坊。怪不得这么有信心。既不担心养不好,又不担心没人收蚕茧。

江婉前世是养过蚕的,大约两个月就结茧子了。现在这种听说要三个月才能结茧子,大约是品种不同?

教养蚕的时候江婉也有旁听,好歹也是教员,要是以后这些女孩子有不懂得问自己,总不能一问摇头三不知吧?

原来养蚕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养的,桑叶这玩意等到了冬季就没了,没了桑叶蚕宝宝没得吃了,自然也不能养了。在京城,一年最多也就是养三次。

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上一世养蚕挺简单的,就是拿了蚕宝宝回来,每天给桑叶的时候把昨天吃剩的桑叶和蚕的大便收拾了就差不多了。每天给够吃的,似乎也没别的事了。

现在才知道,要是大量养蚕最怕的就是蚕宝宝会生病,养蚕对环境要求也很高。

现在三套两进的课室都安排满了。一开始就是前边的院子读书写字的,后边的院子一进院子放了织布机,一进是手摇纺车,最后一进是绣架、绣棚等工具。就这样每个工具都要几个人一起用。

现在安排的是每五个人一组,所有的工具都是一个组一部,后边的一排排的屋子每间屋子安排四个组二十人住。现在要养蚕,教书的院子里后边一进院子全都收拾出来做养蚕的地方。所有的织布机搬到前院,手摇纺车按组搬到住宿的房间,每个组负责管理一部纺车等。

前院就中间那间是读书的地方,桌子摆的满满的、密密麻麻的,现在在课室里走路都费劲。院子的东西两侧一边是织布机,一边是绣花学缝纫的工具。

别说这三套院子了,就连山上住人的地方,也把空房间都收拾出来,都养上蚕了。就从这也能看出来,吕老对赚银子的重视。这也是没办法,朝廷拨款有限,养活孩子和孤寡老人的银子,不是靠捐赠就是靠自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