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王厚,兵不血刃取襄阳!

“启禀军师,前面就是新野了。”张辽策马来到王厚身旁,拱手禀报道。

王厚勒住缰绳,眺望着远处城墙低矮的新野城,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文远,你看这新野城,像不像一座空城?”

张辽顺着王厚的目光看去,只见新野城门紧闭,城墙上也看不到几个守军,心中不由升起一丝疑惑:“军师,末将也觉得有些蹊跷。诸葛亮诡计多端,新野城如此平静,反而显得有些不正常。”

王厚笑道:“文远所言极是。诸葛亮若是据守新野,城上必然旌旗招展,守军林立,以显示其守城之决心。可如今新野城如此冷清,反而暴露了诸葛亮的真实意图。”

“军师的意思是……诸葛亮已经弃城而逃?”张辽问道。

王厚点点头:“不错。诸葛亮深知我军兵力强盛,新野城难以坚守,所以他必然会选择弃城而走,保存实力。”

“那我们是否要攻打新野?”张辽问道。

王厚摇摇头:“不必。诸葛亮既然已经弃城,新野城内必然空无一人,我们攻城也无意义。况且……” 王厚顿了顿,目光深邃,“我料定诸葛亮会在城中设下陷阱,诱我军入城。”

“军师所言极是。”一旁的徐晃也开口道,“末将也觉得新野城内恐有诈。”

“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张辽问道。

王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绕过新野,直扑襄阳!”

“绕过新野?”张辽和徐晃都感到有些意外。

王厚解释道:“诸葛亮虽然弃城而走,但他必然会在新野城内设下陷阱,等待我们自投罗网。与其冒险攻城,不如绕过新野,直取襄阳,打乱诸葛亮的部署。我料他定在博望坡设伏,意图火攻我军,我们便将计就计……”

王厚计上心头,继续说道:“传令下去,全军绕过新野,佯装不知,直奔襄阳!到达博望坡附近时,扎营,多设疑兵,做出要强攻襄阳之势。另派一支精锐部队,连夜绕至博望坡后方,断其后路!”

“军师高见!”张辽和徐晃齐声赞叹道,对王厚的计谋佩服不已。

大军浩浩荡荡地绕过新野城,朝着襄阳方向进发,完全无视了这座看似唾手可得的城池。 在新野城中,诸葛亮正与刘备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孔明,王厚为何还不攻城?”刘备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心中满是疑惑。

诸葛亮眉头紧锁,羽扇轻摇,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应该啊……按照常理,王厚应该立即下令攻城才是,为何却按兵不动?”

就在这时,一名探子匆匆来报:“报!禀报主公、军师,王厚大军绕过新野,直奔襄阳而去!”

“什么?!”刘备和诸葛亮闻言大惊失色。

“这……这怎么可能?”刘备难以置信地问道,“新野城唾手可得,王厚为何要绕城而走?”

诸葛亮沉思片刻, “不好!中计了!王厚看破了我的计谋!”

“孔明,此话怎讲?” 刘备更加疑惑。

诸葛亮脸色凝重:“王厚料到我会在新野设伏,所以故意绕城而走,直奔襄阳,意图打乱我的部署!他这是将计就计啊!”

刘备顿时慌了神:“那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强作镇定:“主公莫慌,我即刻派人通知关将军和张将军,让他们小心戒备,切不可中了王厚的埋伏!”

三日后,曹操大军旌旗蔽日,二十万大军将襄阳城围得水泄不通。襄阳城内,气氛凝重,一万守军人心惶惶,深知此战难免一败。城内最大的几家氏族——蒯家、蔡家、庞家,更是齐聚一堂,商议对策。

蒯家家主蒯良率先发言:“诸位,如今曹军兵临城下,襄阳危在旦夕。我等该如何应对?”

“唉,我荆州水军虽强,却也难敌曹操百万大军。况且,王厚诡计多端,我军恐非其敌手。”

庞家家主庞德公捋着胡须,缓缓说道:“依老夫之见,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开城投降。如此,还能保全襄阳百姓,避免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