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城中,刘备与诸葛亮对坐,神情凝重。窗外江风呼啸,拍打着城墙,仿佛在应和着二人内心的不安。
“先生,如今王厚坐拥荆州,兵强马壮,曹操对他已是心存忌惮。此人,当真如传闻中那般深不可测吗?”刘备眉头紧锁,忧虑之色溢于言表。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深邃:“主公,王厚之能,远超常人。昔日袁绍帐下,他便已崭露头角;投奔曹操之后,更是如鱼得水,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皆有其功。此人,不仅足智多谋,更兼有雄才大略,实乃当世之英杰。”
“先生所言极是,”刘备叹道,“曹操虽雄踞北方,但如今对王厚已是如鲠在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依先生之见,曹操会如何对待王厚?”
诸葛亮微微一笑:“主公,曹操多疑善变,且生性残忍,他绝不会容忍一个实力与自己相当,甚至超越自己的人存在。王厚如今虽表面臣服,但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曹操必然不会坐视不理,只是在等待时机罢了。”
“先生的意思是,曹操迟早会对王厚下手?”刘备目光一亮。
“正是,”诸葛亮羽扇轻摇,“曹操如今按兵不动,并非是心慈手软,而是忌惮王厚的实力。他必会寻找时机,削弱王厚的势力,最终将其除之而后快。只是这时机,何时到来,却难以预料。”
“那依先生之见,这时机何时会到来?”刘备追问道。
诸葛亮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曹操如今正忙于平定北方,待其后方稳固,必会腾出手来对付王厚。而王厚,也深知这一点,他必然会抓紧时间,积蓄力量,以备不时之需。这场龙争虎斗,最终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先生,若曹操与王厚开战,对我们而言,是福是祸?”刘备问道。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主公,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曹操与王厚,皆为当世枭雄,一旦开战,必将两败俱伤。届时,我等便可乘机北伐,夺取中原,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