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起身,面向曹操,一字一顿地说道:“丞相,我的打算很简单,那就是为丞相分忧,为大汉尽忠!荆州乃战略要地,我驻守于此,是为了防备孙刘两家,为丞相的大军提供稳固的后方。我若轻举妄动,岂不是给了孙刘两家可乘之机?”
王厚的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曹操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宴席继续进行,气氛却愈发凝重。王厚与曹操的谋士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王厚冰冷的眼神,犀利的言辞,让曹操的谋士们感到一阵阵寒意。他们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并非易于之辈。
曹操看着王厚,心中思绪万千。王厚的才华和能力,他自然是清楚的。但是,王厚手中的兵权,也让他感到忌惮。他不知道,王厚究竟是忠是奸,是真心为他效力,还是另有所图。
襄阳城内,一队队士兵正悄无声息地集结,火把的光芒映照在他们年轻而坚毅的脸上。庞统站在城楼上,眺望着远方,眼神深邃而锐利。在他身旁,黄忠手扶宝剑,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老将的威严令人不敢直视。马良则在地图上指指点点,部署着兵力,条理清晰,井井有条。
这支军队,并非曹操的嫡系,而是王厚一手培养起来的精锐之师。他们对王厚的忠诚,犹如钢铁般坚不可摧。曹操或许可以算计王厚,但绝不可能算计到这支隐藏在暗处的劲旅。
王厚在宛城与曹操周旋,看似步步惊心,实则早已成竹在胸。他深知曹操的猜忌之心,也明白自己手中的兵权对曹操的威胁。因此,他将庞统、黄忠、马良等人留在襄阳,暗中调兵遣将,以备不时之需。
庞统,素有凤雏之称,智谋不在诸葛亮之下。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王厚的左膀右臂。此次王厚只身赴宛城,庞统便料到曹操可能会对王厚不利,于是早早便开始部署,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
黄忠,老当益壮,弓马娴熟,百步穿杨。他统领的骑兵,来去如风,是王厚手中的一把利刃。此次,他接到庞统的命令,率领精锐骑兵埋伏在襄阳城外,随时准备接应王厚。
马良,博学多才,精通内政外交。他负责后勤补给,确保军队的粮草充足。同时,他还负责与荆州各地的官员联络,稳定地方局势,为王厚提供稳固的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