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临危受命忙部署,狱中自尽惊曹操

就在这时,帐外的马蹄声变得更加急促,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曹操眉头紧锁,心中疑虑更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凝视着帐外,双眼凛冽如刀,心中暗暗思量着接下来的每一步棋。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曹操的声音犹如洪钟,震彻云霄。

程昱见曹操仍有疑虑,便再次拱手,语气沉稳,补充道:“丞相,王厚之事,可待战乱平定之后,再行细查。如今当务之急,乃是应对孙刘联军。若因私废公,恐怕会贻误战机。”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仿佛能抚平曹操心中的不安。

曹操闻言,心中如翻江倒海。

他一手紧握成拳,骨节因用力而泛白,另一手则轻轻抚过下颌的短须,目光在荀彧和程昱之间来回游移。

帐内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可闻。

他能感受到来自荀彧的坚定劝谏,以及程昱的冷静分析,两人的话都直指要害,令他难以反驳。

然而,心中对王厚的猜忌,却如同一根尖刺,深深扎根,让他无法彻底释怀。

他能感受到指尖触摸胡须的微微刺痛,能听到帐外风声鼓动旗帜的猎猎声响,甚至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尘土气息。

所有这些感官体验,都在无形中加剧着他内心的挣扎,让他举棋不定。

他很清楚,孙刘联军来势汹汹,若是此刻再犹豫不决,恐怕会错失战机,但王厚若真的背叛,那对于他而言,无异于在后背插上一刀。

曹操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他缓缓扫过帐内众人,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破绽,一丝支持,或者是一丝犹豫。

然而,除了荀彧和程昱之外,所有人都低垂着头,不敢与他对视,仿佛生怕被他怒火波及。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出,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他紧绷的神经,仿佛一根即将断裂的琴弦,发出细微的颤鸣。

终于,在沉默了许久之后,曹操缓缓地抬起了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紧握的双拳,也缓缓地松开了。

他知道,不能再犹豫了,必须当机立断,才能在这场乱世中生存下去。

他缓缓地将目光转向荀彧和程昱,声音低沉而有力,说道:“……好吧!”

话音未落,荀彧和程昱立刻看向曹操,眼底的神色,却令人玩味。

荀彧和程昱的目光交汇,彼此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

他们静静地等待着曹操的最终决定,帐内的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充满了紧张的压迫感。

曹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一下一下,沉重而缓慢,仿佛每一口呼吸都承载着千钧重担。

他紧锁的眉头,如同刀刻般深刻,显示着他内心的挣扎和煎熬。

汗珠顺着曹操鬓角滑落,在衣襟上晕染出一片深色的痕迹。

他能感受到手心的湿冷,以及后背的阵阵凉意。

帐外呼啸的风声,如同鬼哭狼嚎般,一下一下地撞击着他的耳膜,让他心烦意乱。

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但心中的焦虑和不安却如同野草般疯长,让他难以抑制。

曹操深吸一口气,胸腔微微起伏,他努力平复着内心翻涌的情绪。

营帐内的烛火跳跃,映照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却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冷静光芒。

他缓缓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沙盘前,手指在江夏一带轻轻划过,仿佛一位将军在审视着即将到来的战局。

“夏侯惇、曹仁!”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末将在!” 帐外传来夏侯惇、曹仁洪亮的回应。

“我命你二人,各领一军,务必在半路截杀诸葛亮,绝不能让其与江夏守军汇合!” 曹操语气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般敲击在众人的心头,充满了肃杀之气。

“末将领命!” 夏侯惇、曹仁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他们渴望战斗,渴望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价值。 “你二人即刻率军,奔袭江夏!务必尽快抵达,增援被困的将士!” 曹操的命令简洁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决绝。

“末将领命!”毫不犹豫地领命,

“传令下去!”曹操转身,目光扫过帐内的众谋士,“各郡县加紧城防,严密戒备,决不能给刘备可乘之机。”他的声音如寒风般凛冽,让帐内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众谋士立即领命,他们深知此刻局势的严峻,不敢有丝毫怠慢。

曹操的眼神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随后他一字一句,不带丝毫感情的说道:“至于王厚……”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酝酿着什么,又像是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就地……处决!”

随后,他将目光投向帐外,那里隐隐传来风的呼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