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幽怨):陛下......
许敬宗:咳咳,又到本官出场了。
【然后上官仪就被武后亲信许敬宗诬陷勾结太子李忠谋反,直接抄家处死了。】
【是的,武姐姐顺手还清理了一波看不惯她的朝臣,直接掌控了朝政局势。】
【自此之后,李治每次上朝,武则天就垂帘坐在皇座之后,共听政事,史称“二圣临朝”。】
汉朝,刘彻倒是明了,想来这李治和武则天的情分并不浅吧?
要是换作他只怕宁愿选择信任的大臣为辅政人选,也不会放任皇后太后干涉朝政的!
钩弋夫人:是是是!谁有你狠心啊?杀母留子,呵呵!
宋朝,已经临朝称制的刘娥不由想起。
昔日官家也是意欲废掉自己这个把持朝政的皇后,何其相似!
寇准啊寇准,哀家念在你为大宋辛苦多年,可是留了你一命!
只是罢黜了你的相位,没让你步上那上官仪抄家灭族的后尘!
武周,武则天目露思念。
互相依靠,又互相忌惮,在冷漠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拉扯彼此理智的,是不忍割断的一丝温情。
稚奴,生死一别,已是匆匆数年,媚娘也几近迟暮了。
轻叹一声,也许狄仁杰说得有理,显儿他终究是你我的儿子。
“传狄仁杰来见朕吧,另密召庐陵王回京。”
【可能这也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底下的文武百官从一开始的不适应逐渐习惯了对上首的武则天俯首称臣。】
【二圣临朝,共同封禅泰山,加号天后,武则天一步步走到了权力的中心。】
【与此同时,李治的风疾更加严重,动了禅位给武则天的心思,想让她摄政。】
李世民:?不是有太子吗?就你小子大方!
【观众们可能想问不是有太子吗?】
【就是这么的不巧,太子李弘走得比他爹娘还早,英年逝世了。】
【于是武则天和李治的次子李贤被立为了太子,他为人公允,监国期间受到了朝廷内外的一片赞扬。】
嬴政一挑眉,有了这样的太子只怕武则天就无法一直主理朝政了。
【但优秀的太子对于武则天来说只会成为她掌权的障碍,二人关系十分紧张。】
【不过李贤的手段哪里比得上自家母后呢,很快就被以谋反的罪名废为庶人。】
刘邦嘶了一声,这可是亲儿子,这个武则天真狠!
吕雉翻了个白眼,那唐太宗杀兄弟上位没见你说什么,不过是废个儿子又不是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