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没这么大的胆子,不用陛下专门下诏都非常听话了。
哪还有命活到阎王爷下第二次诏书警告,那真是嫌九族的人太多了!
自卫大将军和冠军侯走后,对匈奴的作战就不是非常顺利。
别说是在朝上互相推卸责任,都不想去上朝好吗?
一想到要看见陛下黑得跟墨汁一样的脸色,他们真是恨不得自己挖个洞钻进去藏起来,谁懂?
永乐年间,朱棣也是这么想的,由校性子未免太温和了。
按他说,挑一两个不服的刺头直接杀了,就能让剩下的人闭嘴了!
杀鸡儆猴嘛,就是这个道理。
【外面的情况危急不处理,倒是有闲心在朝中搞党争。】
【东林党杨涟等人上疏攻击魏忠贤,非要把人置于死地。】
【此时的魏忠贤还没有成为权倾朝野的九千岁,还没来得及干什么大坏事呢。】
魏忠贤眼神阴冷,说穿了,不就是想把他们宦官的势力扼杀在摇篮中吗?
说的这么好听,什么家国大义,真有这心思,就应该去好好搞搞辽东局势!
【朱由校也不是傻子,魏忠贤属于宦官势力一派,不能杀。】
【没有了宦官,东林党就更加无人掣肘了。】
【而魏忠贤出于自保的需求,也不得不对上东林党。】
【因此,朱由校开始为魏忠贤的权力加码,让他成为对付东林党的一把刀。】
正德年间,朱厚照“咦”了一声,这套路和自己好像哦!
当时不也是为了节制文官势力,才启用了刘瑾和他们打擂台嘛。
而且,他们两虎相争,自己这个皇帝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
嗯,还可以有时间发展一下自己的个人爱好!
朱由校:朕也是这么想的!!!
【毕竟朱由校自己实在是个厚道的老好人,对身边的人都比较宽容。】
【对自家老师,弟弟,妻子,甚至身边的仆人都很好,性格宽厚。】
【因此在面临东林党无休无止的攻讦时,他也一直用很温和的态度来回应。】
【直到发现这些人蹬鼻子上脸,国事不管,反倒是一会儿要杀这个,要杀那个。】
【朱由校才选择开始放纵魏忠贤与东林党敌对,并且采取一些过激的狠辣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