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志松快步流星地赶往镇上。
凛冽的寒风如冰刀般刮过脸颊,尖锐的刺痛感让他不由地瑟缩了一下,但他顾不上这些,心里只想着尽快解决眼下的难题。
耳边是呼啸的风声,仿佛在为他的急切而伴奏。
找到陈教授时,他正在科技推广站里翻阅资料。
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纸墨香气,陈教授扶了扶眼镜,眉头紧锁,镜片后的眼睛满是忧虑:
“志松,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棘手。那些猎户联名上书,说你的新技术会破坏生态平衡,扰乱山林秩序。”
“陈教授,这纯属无稽之谈!”骆志松语气坚定,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我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对野生动物的伤害,怎么会破坏平衡呢?”
此刻,他的心跳因激动而加快,砰砰声在寂静的房间里似乎都能听见。
陈教授点点头:“我知道,但现在关键是要拿出证据说服他们,以及上级领导。你得从技术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入手,拿出详实的数据和论证。”
接下来的几天,骆志松一头扎进了科技推广站。
昏暗的灯光散发着微弱的黄晕,照亮了他面前堆积如山的资料。
他如饥似渴地翻阅着,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在静谧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他的手指在书页上快速滑动,眼睛紧紧盯着文字,不时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计算、分析、论证,试图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新技术的坚定信念,那是源于他对提高打猎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渴望,但面对周围人的质疑,他也有过内心的挣扎,担心自己的努力会付诸东流。
不过,一想到新技术的前景,他又充满了动力。
周围的工作人员,原本对他还有些怀疑,但看到他如此投入,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一尊雕塑,散发着坚毅的光芒,也不禁多了几分敬佩,偶尔还能听到他们小声的赞叹。
准备好材料后,骆志松径直前往镇政府,和猎户代表们展开谈判。
谈判室里气氛凝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猎户代表们一个个面色阴沉,态度强硬。
老猎户赵爷身材高大,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他率先发难,声音洪亮如钟:
“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打猎,也没见什么问题!你这新玩意儿,谁知道会带来什么祸害!”
旁边一位瘦小的猎户,眼睛眯成一条缝,不屑地撇撇嘴,尖着嗓子说:
“就他一个?能说明什么问题!万一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呢?”
骆志松深吸一口气,能感觉到胸腔的起伏,他将周猎户详细的狩猎记录和数据摆在众人面前,纸张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各位,事实胜于雄辩,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我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你……”赵爷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脸色涨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谈判室里的气氛更加紧张,双方互不相让,像两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骆志松能听到自己沉稳的心跳声
“这样吧,”骆志松缓缓开口,眼神里闪过一丝精光,“我邀请各位到我们村里,亲眼看看周猎户的打猎过程……”
骆志松话音落地,谈判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只听见众人轻微的呼吸声。
猎户代表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料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