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举棋不定郑成功

大明海军那堪称遮天蔽日般的庞大舰队,就这般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台湾岛的四周,原本那些让郑氏台湾得以维持生存的港口,此刻已然尽数被大明海军彻底封锁。

整个台湾就此陷入到一种令人绝望的困境当中,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紧紧扼住咽喉,无法喘息。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变故,使得郑氏政权内部惊恐万状,一片哗然。

此时,远在应天府的东都,郑成功也已获知了朝廷舰队封锁台湾的惊人消息。

起初,他心中充满了恼怒与愤恨;然而,当他详细了解完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后,剩下的便只有深深的震惊与恐惧。

长久以来,郑成功一直坚信自己所统率的水师乃是东亚地区最为强大的存在,正是这份无与伦比的自信,给予了他莫大的底气,同时也是他多次拒绝配合朝廷军事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郑成功及其郑氏集团的统治阶层眼中,尽管现在朝廷军队实力雄厚,但鉴于大明长期以来对于水师建设的忽视态度,面对孤悬于茫茫大海之中的台湾,理应束手无策才对。

因此,郑成功和他的那帮智囊团们一致认定,即便大明最终能够顺利将鞑子逐出关外,对于他们郑氏集团而言,也只得采取谨慎安抚的策略,而绝无可能实施征讨之举。

然而,大明朝廷在被惹怒之后,并没有选择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而是做出了超乎所有人预料之外的举动——竟然派出了规模极其庞大的舰队!这支舰队犹如钢铁巨兽一般,迅速封锁了整个台湾岛,使得这个曾经繁忙的岛屿瞬间变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死岛。

这一下,整个郑氏政权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军民们人心惶惶,各种谣言更是如瘟疫般蔓延开来。有人说朝廷已经知道了他们的造反计划,所以才会派遣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前来围剿;还有人说郑成功已经被清廷收买,现在正准备对自己人下手……一时间,人心惶惶,局势变得越发混乱。

“王爷,如今下面的传言愈发凶猛,甚至有人谣传咱们造反之事已然败露,故而遭到朝廷大军征讨。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安抚民心,恐怕会引发大乱啊!”阮旻锡心急如焚地看着郑成功,见他仍在犹豫不决,便不断劝谏道,言辞恳切,希望能说服他当机立断。

想当年,郑成功就极力主张让郑家军出兵援助朝廷对抗两广之战,但国姓爷却被南京战败之事吓得不轻,一直都不赞同出兵相助。如今更是激怒了朝廷,导致军舰封锁台湾。然而,国姓爷仍然在此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唉,罢了!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吧!”郑成功皱着眉头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选择了退让和妥协。他解开腰间悬挂的令牌,随手扔给了阮旻锡,并叮嘱道:“若是有人胆敢阻拦,不必废话,先将其拿下!待此事了结之后再做定夺!”

阮旻锡心里清楚,郑成功这样做其实也是想给那些追随他来到台湾的世家们留下一点面子。毕竟,除了这些世家之外,根本没有人会阻止台湾归顺朝廷。而郑成功命令自己只将阻拦者关押起来,也算是给他们留了一线生机。

大明海军旗舰上,海风呼啸,旗帜飘扬。

张煌言站在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他脸上透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延平王会屈服吗?"他真心希望郑成功能够强硬一些,这样朝廷就有借口对台湾动手了。

陈上川看着张煌言的表情,不禁哭笑不得。这位一向古板正直的大人,自从在滇京与太子殿下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似乎变得有些不同寻常了。他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张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张煌言微微一笑,解释道:"我只是在思考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毕竟,大明如今只能有太子殿下一个声音,我不希望以前的割据和党争再现。"

陈上川神色严肃起来,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挺直身子,郑重地说:"张大人,你说得没错。无论朝廷下达什么命令,我们都要坚决执行。这是为了大明的稳定和繁荣,也是我们作为臣子的职责所在。"

张煌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知道,虽然他们对郑成功有所期待,但最终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如果郑成功选择了不屈服,那也就只能壮士断腕了。

两人默默相视,心中都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们决心为了大明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大明苦军阀割据和党争久矣,现在的大明从上到下,就只允许有一个声音,这也正是这段时间大明战无不胜的原因所在。

“提督大人,副提督大人,延平王使者求见!”有水兵来报。

来了,两人对视一眼。

“走吧,去见见,看看延平王做出了什么选择。”陈上川招呼着张煌言,两人一起来到了旗舰上的议事厅中。

一艘巨大无比、气势磅礴的旗舰出现在眼前,让阮旻锡不禁为之震撼不已。他自认为跟随郑成功多年,见识过郑氏海军最为辉煌的时刻,但如今与朝廷海军相较之下,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当他看到身披铠甲、英姿飒爽的两位将军走进船舱时,心中涌起一股喜悦之情。因为这两位将军他都认识,之前在厦门曾与他们打过多次交道,彼此之间还颇有些交情。这使得阮旻锡对于此次任务增添了几分信心。

“下官阮旻锡拜见两位大人!”他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向两位将军行礼问候道。陈上川和张煌言见到阮旻锡也是颇为惊讶,没想到前来执行任务的竟然是郑成功的心腹之人阮旻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位延平王确实是带着满满的诚意而来。

寒暄过后,开始谈正事。

陈上川也不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的将朝廷的要求一一道出,而阮旻锡则用心记录,整理完双方过目后,阮旻锡立即告辞赶回东都,向郑成功传达朝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