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集 王猛害贤

人随话到,刀随人落,已将慕容令挥于马下,瞬时身首异处。

来者非别,正是慕容麟所留五十骑中首领,自也武艺不俗,刀法精奇。

慕容麟在城上见斩了兄长,这才下城言道:父亲向来宠爱于你,说你足智多谋,远非我等兄弟能比。今日如何,还不是死于我手?

慕容亮闻得此语,厌恨不已,不去理他,只将手中大刀向空中一举,代替军令,引三千部众杀出城外,将慕容令首级高挑于旗杆之上,向城外诸军叫道:慕容令谋反,已被斩杀!尔等还不归降,更待何时?

众兵见果是主将首级,不由一哄而散。

画外音:王猛一生光明磊落,所用之计亦都堂堂正正,唯因妒忌苻坚对慕容垂宠信,用此离间之计害之,算得上是阴毒至极。故亦因此伤了阴德,致令自己折却不少寿算,英年早逝。论说此计必是百发百中,绝无失算;争奈秦王苻坚乃宽容爱才之君,竟至对慕容垂推诚相待,绝不信其造反,方未中计,留了慕容垂一命。即便如此,以慕容令之聪智,毕竟还是终未识破,复又摊上这样一个奇葩兄弟,可叹身死。王猛毒计如此,乃其一生之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镜头转换,按下秦燕,复说东晋。

秦王派王猛伐燕,攻克洛阳,消息早已传至江南。

晋大司马桓温闻报,急聚部下问道:秦国伐燕,公等以为究竟如何?

司徒长史车胤道:邺必亡矣!我之家属皆在河北,兹亦将为秦虏。

桓温惊问:公何如此言之凿凿?

车胤答道:某尝学星占,且好验古。昔吴国伐越,史墨曾道:“不及四十年,越必吞吴,只因越得岁星临照。”杜预注道:“此年岁星在吴、越分野,而吴先兴兵,故受其殃。”其后越果灭吴。岁星乃东方木精,苍帝之象,所在之国不可伐,但可以伐人。今福德在燕,而秦兴兵伐之,必灭其国。然秦虽得志,而燕国复兴,亦不过一纪之间耳。

桓温虽通易卜之术,但闻车胤妙论,便即无语以对。于是又问郗超:若果如车公所云,今王猛伐燕,则势在必得。倘其破燕,必有窥觎江南之意,我则以何计防之?

郗超:可发徐、兖二州民夫,筑长城于扬州广陵沿江之地,明公亲率重兵镇守广陵,则秦虽有百万之众,亦不能飞渡。便是当年曹操、曹丕父子,亦只能望而兴叹者是也。

桓温因前番不听郗超再三劝谏,以至北伐大败,一直深自愧悔。此时听罢此计,深然其妙,即遣使发徐、兖二州役夫两万,使筑长城于广陵,未经百日而就。

桓温观长城于江上,心甚喜悦,于是引领众将徙镇广陵,以防秦军来犯。

当时长城虽修筑完成,但因征役频繁加之疠疫并发,民夫死者近半,因此百姓无不怨嗟,于前番北伐兵败之后再次归罪于桓温。

时有秘书监孙盛字安国,奉晋简文帝之命作《晋春秋》,直书时事。因见桓温枋头之败,又作广陵长城,使百姓苦役难当,于是直书其事于《晋春秋》之中。

桓温闻之而惧,唤从事王珣前去长沙巡按,收孙盛父子前来。

王珣领命,带随从至于长沙,称孙盛收受百姓贿赂,以槛车收其父子送至广陵。

桓温私见孙盛,问道:卿作《春秋》,贬我不堪。某与你向来无仇,何敢直书我失!

孙盛毫无惧色,昂然答道:我作《春秋》,乃奉天子之命,以正王法,安敢稍凭私意?昔韩信辅汉,亦尝败于楚军;孔明佐蜀,亦曾败于吴国。枋头一失,不掩明公大功于国,何故因某直书,而发怒耶!

桓温无辞以对,遂释其绑缚令出。

却留其子孙放于帐中,说道:枋头一战,委曾失利,但何乃如令尊所言如此不堪!若此史得以刊行于世,则卿之三族,恐不能保全。卿且回见令尊,慎思议之。

孙放骇然,再拜致歉:明公息怒,待某回去与家父说知利害,请其改易此段。

桓温脸色稍霁,于是嘱其改易放归。孙盛父子还于长沙家中,孙放日思桓温恐吓之语,心惊胆颤,忧虑如焚。因知父性极其方严,不敢轻易启唇劝谏。

踯躇数日,终于思得一计,便率诸弟子侄齐至厅堂,共请孙盛升坐,稽颡号泣于地:桓温乃世之奸雄,尽人皆知。大人若不改书《春秋》中枋头一事,则被其报复,我家百余口必遭其害,死无噍类矣。

孙盛眼见子孙满堂,皆为自己所累,亦甚哀悯,但不为所动,正色道:若改其事,则此史无用,后人将骂我百世。某宁死,决不更改!

孙放无奈,只得私自改之,使人送书稿与桓温阅看,桓温方始转怒为喜。

秦王苻坚闻说东晋在广陵筑城自守,并无北进之图,于是大喜,再无南顾之忧,乃命王猛为帅,统大军兵出长安,大举伐燕。

大军东行,秦王亲送至灞上,执王猛之手嘱道:朕今委卿以关东之任,当先破壶关,平上党,长驱直取邺城。兵法云迅雷不及掩耳,正此谓也。大军前发,孤当亲率万众随后继贤卿,舟车粮运水陆俱进,卿勿为后虑。

王猛拜谢道:臣仗陛下威灵,奉必成之算,荡平残胡,如风扫落叶,则不烦銮舆亲犯尘雾,但速敕有司诸官,早为布置鲜卑归降之后,其降民分派居所可矣。

苻坚闻言大悦,即率百官而返。

晋太和四年,西元三六九年,夏六月。王猛率军至于壶关,来征燕国。

燕国守将田明闻秦军到来,引兵屯于城外拒之。

王猛命先锋大将杨安挑战,田明遂出营列阵,扬鞭骂道:逆贼,焉敢屡次犯我边境!

杨安大怒,挺枪跃马而出,斗不数合,将田明挑于马下。

燕兵大败溃走,王猛大驱兵马而进,夺了壶关,继往北行,所过郡县皆望风降附。九月,王猛一路高歌猛进,至于潞州。

燕王慕容暐闻报大惊,急使太傅慕容评举倾国之兵,以四十万大军迎之。

慕容评乃举全国之兵,至潞州先立营寨,聚众将而言:我燕兵虽众,而勇猛不如秦军;则秦军虽然精壮,粮草不如我军。秦军远来,利于速战,我兵有靠,利在坚守。今王猛既悬军深入,我若持久以待,趁其粮尽击之,秦兵不败而溃。尔等宜各引本部坚守险隘,不许擅自出战,违令者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议罢喝令散帐,自去饮酒歇息。

便有部将不服,密报与燕主。慕容暐闻奏,遂使人至潞州大营,催令出战。

王猛见慕容评坚守不出,笑道:此效司马懿用疲军之计,欲待我粮草吃尽退兵时举兵掩之,冀获不战之胜也。区区伎俩,拾人牙慧,焉能瞒我?

遂令杨安自领一军,前去攻击晋阳。

杨安得令引兵而去,但因晋阳城高池深,久攻不下。王猛闻知,乃潜离中军至晋阳相助,当日到了杨安军营,令休声张,先绕城一圈观其地势,已有计较。

当夜,遂令大将张蚝带一千掘子军,暗掘地道入于城中,后率五百敢死军潜入,大呼斩关,于黎明时引秦军进入晋阳。

守军懵头转向之际便失了城池,大部作了秦军俘虏,剩余残军只得运用三十六计之走为上计,连日带夜不停,逃回邺城。

王猛安排部将抚民守城,当日复又返回潞州大营,慕容评丝毫不知。王猛欲寻燕军主力决战,于是派出将军徐成,令其前往哨探慕容评中军所在,期以日中时回报。

徐成迷其方向,未能探得敌军底细,至日昏而返。

王猛欲依军令斩之,邓羌急至营求情道:徐成乃羌族悍将,久随我主。今虽失机当斩,愿公敕之,令其效死战以赎前罪。

王猛冷笑道:某初投秦王之时,连宗亲诸王尚且不惧,连杀二十余人。徐成区区一介武夫,某何爱之?明日午时三刻必斩,公勿多言。

邓羌色变,拂袖而去。

次日一早,邓羌严鼓勒兵,将欲来攻王猛中军大营,以救徐成。

王猛大惊,急令放了徐成,使其还于邓羌之营。

邓羌于是释其部众,前来中军向王猛谢罪。

王猛执邓羌之手而笑言道:某昨日之语,是相试将军耳。今观将军对于部将尚且如此情笃,况对于国家君王乎?

那邓羌是个直性汉子,闻王猛能如此虚己待人,于是再拜认罪,诚心归服其管。

王猛设酒待之,问道:将军向处关中,颇知燕国君臣底细,可知那慕容评为人如何?

邓羌答道:据某所知,慕容评乃贪鄙之徒。自其揽政,障固山泉,鬻樵及水,积钱帛如山,士卒怨恨,皆无斗志。

王猛大喜道:既是如此,燕军虽四十万众,又何惧焉!

即唤将军郭庆帅入帐:将军可率轻骑五千,趁夜抄出慕容评大营之后,放火烧其后营。

郭庆帅领命依计而行,果趁夜尽焚燕军辎重,火光冲天,邺城虽在百里之外见之。

慕容暐闻潞州大营火起,急问是何缘故。

近侍出宫打听明白回报:只因太傅障固山泉,鬻樵及水,积钱帛如山,士卒怨恨。既引军出征,尽带家财辎重而往,被秦军侦知,派兵烧之。

慕容暐遣使持诏至营,责备慕容评道:国家府库之积,朕与王共之,则何忧于贫?若国家一旦丧亡,王既持财帛如山,将何所置乎?诏命悉将财帛散于军士,急令出战。

慕容评闻诏大惧,遂命扑灭大火,将余财分予将士,使人前去秦营约战。

王猛笑道:不想一把大火,倒将这老乌龟烧出巢穴。

遂令陈兵渭源,与诸将相誓:王景略受秦王大恩,任兼内外之重,今与诸公深入贼地,当竭力至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得成大功,与诸公受爵于明君之朝,称觞于父母之室,不亦美哉!

诸将听罢,众皆踊跃,愿破釜沉舟,大呼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