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风箱和水排的组合

朱厚照闲来无事去文楼看一看。

文楼的位置在奉天殿东侧,与之相对的是西侧的武楼。

提到奉天殿可能许多人并不熟悉,后世的奉天殿早就改名了。

奉天殿历经几次改名,嘉靖中期奉天殿着火,在大臣的建议下,嘉靖将其改为了皇极殿。

后来清朝入关之后,将皇极殿改为了太和殿。

文楼也着了一次火,差一点就把永乐大典正本烧了,文楼也改名成了文昭阁。

永乐大典和诸多典籍都在那里存放着。

后来清朝把文昭阁改名为体仁阁,这里就不再存放典籍了。

据说嘉靖驾崩的时候,把永乐大典的正本就和他葬在一起了,文昭阁留下的那一套是他当时命人抄录下来的抄本。

明朝亡国的时候,永乐大典抄本就一点点的消失了。

清朝转而弄了一套四库全书,估计这里面就有永乐大典的书籍,而明朝末年的时候有太监监守自盗,把永乐大典藏书一本本的拿出去贩卖,或者结交大臣等。

文楼的附近有卫队巡逻看守,并且在周围配备了水龙,学名叫做唧筒,宋朝时就已经利用唧筒进行灭火了。

唧筒是铜制,下粗上细,并且要与水桶联合使用。

他到了之后查看了文楼出入记录。

朱厚照允许能进入文楼查看永乐大典的,只有几个人,徐昶是其中之一。

他发现徐昶还在,进入了文楼,看到徐昶正在调阅郑和航海图。

朱厚照当时注意的是下西洋的航线图,这对于他以后准备下西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航线图是郑和历经航行几次之后,摸索出来相对安全的路线。

但是朱厚照看到徐昶关注的却不是航海图,而是一些随身记录,都是航行过程中的记载。

他看到旁边还有着画着图的纸张,上面是船身构造图等一系列图纸。

朱厚照清了清嗓子,徐昶听到声音也是转过头,看见是朱厚照,赶忙起身施礼。

“不用太多礼节,这里就没有外人。”

“是。”

“你看的这是什么?”

“回陛下,这是之前找回的郑和海图,还有臣从兵部借过来的一些舆图,这是当时造船时存档的图纸。”

“你在研究造船技术吗?”

朱厚照很是惊讶,这徐昶是真的喜欢研究技术啊。

“不是,臣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能代替人力的机器,所以来看郑和的船只,在研究宝船是如何航行的那么远的。”

朱厚照问道:“有什么眉目了吗?”

徐昶兴奋地指着图纸的一处地方。

“有了,陛下请看这里,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宝船实物,并且建造图纸也在这么多年丢失了一部分,但是根据图纸和臣的猜测,当时船队并不是完全使用的人力,他用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机器,否则船队是不可能航行那么远的。”

前所未见?

徐昶见陛下还有疑惑,继续解释:“陛下,您想一想,郑和船队到达的地方远不是人力所能及也的地方,记载去中华绝远,单靠人力是不可能的,臣猜测当时的船队装备了水排和风箱,代替了一部分人力推动着船队航行。”

“猜测?”

“是,因为已经没有宝船实物,臣看不到宝船究竟是怎么航行的,只能靠猜测,不过臣在看到了炼铁用的水排和风箱才想到这里的,没有比这两样组合起来更能代替人力的了,臣相信当时也会有人想到这里。”

“你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就算船队的士兵不分昼夜的摇橹,他们怎么到那么远的?你说的倒是挺符合实际的。”

不过朱厚照知道风箱,但是水排不太了解。

“水排是什么样子的?”

“是放置在水中,利用水流带动风鼓风的,主要是炼铁时起到辅助作用,能使铁水融化的更快。”

朱厚照感觉好像摸到了一扇门。

“这样啊,研究院有水排吗?带朕去看看。”

“有,请陛下随臣一起到研究院炼铁组。”

朱厚照亦步亦趋的跟着徐昶到了研究院。

他看到水上是一个木制的卧轮,水流带动着水排,曲杆拉动风箱,一股股劲风吹出。

这倒是一个动力源,人在另一边转动齿轮,齿轮带动风箱……不对!不对!

应该是反过来,人在一边推动风箱,风箱就像一个活塞一样,带动水排那边的齿轮转动,倒是也能推动船只航行。

朱厚照感觉好像很熟悉,风箱带动齿轮转动……

这要是风箱做成密闭结构,再在下面烧热水,用热气推动风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