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钟先生不禁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头。曾经和楚天鸣道谈话让他坚信全面抗战已经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但当下的局势依然让他感到无比的头疼。
在遥远的日国本土,当那充满煽动性的绥远之声通过电波传入人们耳中的时候,整个国度都被这声音所笼罩。
然而,与那位忧心忡忡的钟先生截然不同的是,这里的每一个人脸上都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种阴谋得逞后的狡黠笑容。
“哼,这群只会空口叫嚣的家伙,终究不过是一滩怎么也扶不上去的烂泥巴罢了!”
伴随着这句轻蔑至极的话语,日军指挥官毫不犹豫地伸手狠狠拍向了面前的收音机按钮。刹那间,嘈杂的广播声戛然而止,房间里陷入一片短暂的死寂。
此时的日国,由于与强大的苏俄之间紧张关系逐渐得到缓解,其在东北地区的局势已经有了显着的改观。
源源不断的资源开始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被输送回国,而原本驻守在此处的大量精锐部队,如今也得以抽身而出,准备投身于对华国那更为残酷激烈的侵略战争之中。
也正因如此,曾经因在华北地区作战连连受挫而愁云密布的日军华国派遣军司令部,此刻已然一扫往日的阴霾,转而对未来的战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乐观态度。
“司令官阁下,此次与苏俄成功签订条约之后,帝国的南进战略便再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啦!”
一名军衔颇高的军官满脸喜色地凑上前去,毕恭毕敬地向着坐在首位的司令官说着。
司令官得意的点点头,神情中透着一丝不甘,又带着些许的狠辣。
满意是因为随着协定的签订,日军在北方再无后顾之忧,可以肆无忌惮的将大量作战物资和兵力投送到华国战场以及即将展开的南进战略上。
不甘是因为这个协定的签订预示着以陆军为主导的“北进”战略的彻底失败,日军对于远东大片领土和资源的野望就此化作了泡影。
狠辣则是来自对于苏俄的恨意,对于这些穷兵黩武的日军将领来讲,和苏俄作战失败是他们一生的耻辱。一纸协定并不能让他们放弃内心的恨意,只要机会合适,他们还会再次发动对苏俄的进攻,一雪前耻。
绥远之声,广播里《海棠血泪》依旧播放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悲壮的曲调被越来越多的华国人所熟悉,国内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和高校里,歌声渐渐传唱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