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罡降魔定乾坤,地煞伏妖镇邪魂

至怪秘传 虚臻 3233 字 24天前

天罡降魔定乾坤,地煞伏妖镇邪魂。

功成古人未竞业,便可复归见上尊。

历不尽三千世界,话不完万古流长。

安贫乐道素无求,未知天命何佑。

前文书云:

天罡变化,术法至臻,群魔缭乱,大惑人心。

上邦道危,天降神人,入世降魔,功成归真。

昆仑有法,四印留存。天罡伏魔,地煞诛妖。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混沌初分,乾坤也定,三界六道渐而有序。人皇治下,玉皇安天,幽冥有主,万法因缘。圣人云世间万物既非因缘和合而生,也非自在自为;其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仁而中庸。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唯人是谓万物之灵,人分三六九等,当以品性而论。然人中有龙凤,亦有妖魔鬼怪,不亦然乎。只道人不谓万物之灵,便万物之贼,灵者道守,贼者道失,自古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因果,往往不虚。只缘六道众生再入人道,便生虚妄,修持之下,自然可解其浊,倘若不修,势必苦海无边,不见天日。

六道轮回不假,因果定数不虚,人间虚妄迷魂,众生心念莫定,以致妖魔乱世,往往以假乱真,我道日渐衰微,众生相害堪甚,尽皆苦不堪言,业力百转难消,六道中转失序,妖魔鬼怪现形。

浩然天上,有大罗金仙肃立云端,其手握拂尘,长发飘然,仙衣随风而摆,法相庄严。此时开了法眼,遍观三界六道,不由为之大惊,暗道不好。却在这时,有一天人飞临至此,开口言曰:“天道轮回,大限将至,六道众生都该轮转,以应此劫。”金仙道:“今六道失序,玄门一开,天下恐无宁日。若然不开,这六道之中,大劫必至,此如之奈何。”而问曰:“主上之意,何如?”天人道:“主上命开玄门,放众生入界,以应此劫。”金仙惊叹道:“如此一来,人间岂不乱矣。”天人道:“为重塑六道,断要如此,别无他法,大仙可开玄门,放众生轮转便了,此乃天意。我等当顺天而为,以大局为重。”金仙情知无望,不由叹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罢。”遂将拂尘一甩,便打开了六道之门,轮回之路。

这一番,真是非同小可。只见八千万饿鬼,一发都入轮回,全归中界,更有飞禽走兽,魑魅魍魉,也并轮转。真可谓群魔乱世,万鬼横行。少刻十万天兵俱至,守卫六道,众神俱化金光,并众鬼而转中界,欲引渡群魂,弘扬大道。金仙眼见于此,叹曰:“神者寡而鬼者众,纵众神入世,亦难力挽狂澜,须寻一位圣者,入世降妖,以安天下。”天人忙道:“惟诚可破天下之伪,惟实可破天下之虚,斗战胜佛或应此劫,也未可知。”大罗金仙道:“言之有理。”说尤未了,即驾祥云而往极乐世界。

却说斗战胜佛者,便是昔日大名鼎鼎的花果山水帘洞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也。彼时大闹天宫,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成正果,何等英雄了得。此刻大罗金仙已至极乐世界,见大圣言曰:“大圣,许久不见,一向可好,老道这厢有礼。”大圣认出来人,原是通明宫四位尊神之一的张天师是也。便道:“上仙不于殿前侍主,来我佛界作甚?”张天师笑道:“我老道乃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大圣道:“想必还是为了三界六道之事。俺老孙自出花果山,拜师学艺,习得一身本领,因缘际会,得蒙菩萨指点,老师教化,秉教沙门,力保唐僧取经,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成正果,如今封为斗战胜佛,自在逍遥。今入佛门,但这一身修为,却乃太乙道术,玄门之功,说来佛道二家与俺老孙皆有因缘,有甚事,但说不妨。”

张天师便道所想:“实不瞒大圣,西行之后,众神归位,六道分明。然今非昔比,天劫而至,神仙劫运,六道众生尽转中界,虽有神助,其效甚微。大圣乃为斗战胜佛,降妖除魔,岂在话下,有劳大圣入世收妖,再定乾坤,未知可也?”大圣一听,便道:“又是这个勾当,不意三界六道风云又起,我佛慈悲,俺老孙便分灵下界,入世收妖。”天师闻言大喜道:“大圣即刻显圣分灵,贫道为你护法。”大圣却道:“莫急,莫急,此番入世,俺老孙须与汝约法三章,才可做得。”张天师不解道:“何谓约法,哪个三章,还请大圣明示。”大圣即道:“此番分灵,仍是老孙本元,但入中界,你定要好生护持,不可坏我根本,此乃其一。”天师问:“其二何如?”大圣道:“至于其二,入世之后,须上昆仑修道;其三,功德圆满之时,还回本处,断不入天庭,此三件事,若应我时,方可行事,倘不应时,也无话好说。”张天师一想,此三事亦无伤大雅,却也做得。便就口应:“好,好,好,就依大圣之言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