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真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祖大寿,你这是何苦?负荆请罪,大可不必。”
祖大寿抬起头,眼中含泪:“陛下,臣有罪,臣不该私自调动兵马,酿成大祸。今日前来,是来向陛下请罪的。”
张九真摆了摆手,示意侍卫将吴三桂放开。吴三桂一得自由,立刻跪倒在祖大寿身旁,两人相视一眼,眼中皆是复杂的情感。
张九真站起身,走到两人面前,语气平和:“朕知道,你们都是忠心耿耿的将领,朕从来没有加害你们的意思。收回兵权,是为了大昌王朝的长治久安。天下需要你们这样的将领去带兵打仗,发挥才能。朕身为皇帝,又怎么会自断臂膀?”
祖大寿和吴三桂闻言,心中一阵感动。祖大寿颤声道:“陛下,臣等愿效犬马之劳,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大昌王朝。”
吴三桂也紧跟着说道:“陛下,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九真微微一笑,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好,有你们这样的将领,朕心甚慰。但愿你们能够记住今日的誓言,共同为大昌王朝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金銮殿上的和解,似乎为大昌王朝带来了一丝平静。然而,平静之下,却是暗流涌动。朝中各方势力,对于张九真的决策各有心思。而祖大寿和吴三桂,虽然表面上效忠,但内心的复杂情感,却让他们难以释怀。
这一日,张九真召见了祖大寿和吴三桂,三人密谈了许久。张九真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两人的期望。
“祖大寿,吴三桂,朕知道你们心中有疑虑,但朕希望你们能够放下过去,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张九真目光坚定,语气诚恳。
祖大寿和吴三桂对视一眼,齐声道:“陛下,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带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川蜀告急,张献忠贼军突然大举进犯,攻城略地。
张九真脸色一沉,立刻下令:“祖大寿,吴三桂,朕命你们即刻率军出征,务必击退贼军,保卫大昌王朝的疆土。”
祖大寿和吴三桂领命而去,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们知道,这一战,不仅关系到大昌王朝的安危,也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