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负荆请罪

战火在川蜀燃起,祖大寿和吴三桂率领的军队,与贼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场上的硝烟,掩盖了天空的阳光,也掩盖了将士们心中的迷茫与挣扎。

祖大寿挥舞着长枪,冲锋在前,他的眼中燃烧着对敌人的愤怒,也燃烧着对张九真的忠诚。吴三桂则指挥着军队,冷静而果断,他的心中,既有对战争的厌恶,也有对胜利的渴望。

战斗持续了数日,双方伤亡惨重。祖大寿和吴三桂,也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他们的心中,对于张九真的忠诚,对于大昌王朝的忠诚,也在不断地被考验着。

,,,

张献忠站在山岗上,望着远处硝烟未散的战场,心中五味杂陈。大西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但那声音却像是战死的将士们的哀嚎。他的目光扫过身边的一众将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迷茫。

“大王,”冯双礼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吴三桂和祖大寿的联军太过强大,我们损失惨重。我建议暂时撤军,转而攻打成都,那里防守薄弱,我们可以重整旗鼓。”

张献忠皱了皱眉,没有立刻回答。他知道冯双礼的建议有其道理,但心中的不甘和愤怒让他难以接受这样的退缩。

“义父,”李定国的声音突然响起,他的语气坚定而冷静,“我认为我们应该向朝廷投降。大昌已经灭了大清,天命已定。我们再反抗,只能是自取灭亡。”

张献忠的目光猛地转向李定国,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不解。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义子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投降?”张献忠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让我张献忠向那些朝廷的狗官低头?”

李定国没有退缩,他直视着张献忠的眼睛,“义父,这不是低头,这是为了我们大西军的未来。我们已经尽力了,但天命不可违。投降,或许我们还能保全一部分力量,麾下将士也能有一个安生的日子,何乐而不为?”

张献忠的内心开始动摇。他知道李定国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他的骄傲和自尊让他难以接受这样的选择。他环视四周,将领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决定。

“大王,”冯双礼再次开口,“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