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真正的儒臣心里,对徐光启颇有非议,甚至是排挤。
此时隆正帝又问道:“可知天工开物?”
这个翰林面露尴尬之色,答道:“臣并不知。”
这时一个工部郎中奏道:“臣见过此书,前明小臣宋应星所着,其中有不少器械图形和如何使用的说明。”
隆正帝眼中露出明显的不满之色。
这就是儒臣!
平时只讲那些玄乎的大道理,只讲经义,还自诩天子师!
有用的东西,你们是一点不放在心上啊!
饶是隆正帝读书四十年,这两本书也是听都没听过。
一则是信息传播的滞后。
二来就是在儒臣眼里,这种杂书杂学,毫无意义!
只要天子懂那些经义中的大道理,国家自然就能富强了。
而沉浸在奇技淫巧之中,只会败坏国事!
简直昏聩!
“这两本书,着有司收集,朕与内阁,六部,科道并阅。”
贾芸适时奏道:“臣的书局中就有。”
隆正帝好笑道:“贾芸你这算是将买卖做到朝堂上了?”
隆正帝面露无奈之色……
这贾芸真的是罕见的人才,但似乎是穷怕了,一心求田问舍啊……
贾芸笑道:“臣做生意是要取利,但于国有大利者,臣也不敢吝惜,只贪自家的小利。臣会加印这两套书各一百套,贡与陛下。”
“如此甚好。”
隆正帝满意一笑,对着左右道:“贾芸赐过四品冠带,实则也是白衣,朕欲赐他实职以酬其功……”
此次奏对,隆正帝明显是十分满意!
贾芸博学多才,见识高远,且腹中是真有货,不是那种只会卖嘴邀直的儒臣!
此类人才,当然不宜放在民间……
诸多在场诸王,勋贵,高官,显然是各有看法。
但在此时,皇帝兴趣极高,而且贾芸确定展现了足够的才干,出来反对,除了惹怒皇帝之外并无好的结果。
“臣贾芸不敢……”
此时反而是贾芸站了出来。